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刘天纵 通讯员 李雯雯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圆满闭幕。思爱普、GE医疗、中国电子、稳健医疗等44家中外企业提前锁定第二届参展位,展现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合作的国际共识。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全景式解剖整条产业链,展示出产业生长的肌理和未来走向。首赴链博之约,湖北23家企业参展,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彰显了湖北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的决心与信心。这场“双向奔赴”,湖北“链”就了什么真功?
固链条——
扩大协同发展“朋友圈”
展链条、展生态,汇聚全球的“链上”新品在展会期间组团亮相——
电子大屏虚拟数字人追随体验者动作翩翩起舞,乒乓球发球机器人与体验者切磋球技……美国高通展台聚焦5G、生成式AI、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等,呈现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落地应用的创新实践。
“充电十分钟,神行八百里”。在宁德时代展台,一座电动汽车换电站被搬到现场,展示快卜超充系统与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新一代超充产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TCL展台以武汉家用空调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展示5G+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300多家供应商的大供应链贯通,提高交付效率、降低原料库存,以“数字孪生工厂”反哺优化协同制造。
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湖北企业也“顺藤摸瓜”,沿着链条找伙伴、觅商机。
展会上,东风公司借机发出“链主”邀约——聚焦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共创、共建氢能全产业链,构筑新生态氢能社会;三环集团全力争取更多头部车企垂青,携手共推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盛隆电气展示自主研发核心产品iPanel智能配电柜和iDrip智慧物联网系统,围绕综合能源管理应用场景固链招商,全力扩大协同发展的“朋友圈”。
盯重点——
聚焦优势产业链寻搭档
以链为媒,聚链成势。各省市代表团、参展企业纷纷派出强大阵容,为产业转型升级寻找链条伙伴。
京津冀首次聚焦“链”上联合招商。在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上,三地发布“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包含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五个产业集群,氢能、机器人等六条产业链,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廊道、京雄空天信息产业廊道等五条产业廊道;围绕“五群六链五廊”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深入优化“链”上布局,推动产业补短“锻”长。
中西部省市在智能汽车、清洁能源两大链条的“交叉地带”签约项目较多,抢抓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方向,构建完善、稳定、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和能源服务体系,加快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星星充电等储能企业项目落地。
沿海地区聚焦5G、生成式AI、XR等链条,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金融、智慧物流等方面签约引进项目,助力上、中、下游产业合作,形成数字经济优势产业带。
抱团打通供应链,中部也在行动。11月28日,“链接湖北 联通世界”湖北优势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生命健康等领域,实现2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11月29日,2023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武汉、南昌、长沙和国家发改委同步举行,湖北将与江西、湖南一道携手推动创新链融合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共同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成本“洼地”,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聚链群——
加强中部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
首届链博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72.21%的外资企业对未来5年的中国市场前景表示看好,70.83%的外资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拓展业务和投资,推动在华业务的产业链本土化。
另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受访企业营商环境评价最高。中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环境、政策政务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社会法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等细分指标好评较多。
眼下,湖北正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宗商品、纺织服装、汽车产业、生物医药、磷化工组建五大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实现供应链平台从点到面的突破。
今年8月,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实现从传统单一物流服务到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的突破。随着鄂州花湖机场等国际开放大通道打通,湖北供应链体系实现从内贸为主向内外贸一体化拓展。
这些都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湖北可从两方面围绕产业链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一方面,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和招商力度,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加强中部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优化产业分工定位,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放大“链群效应”,变供应链为“共赢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