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把乡村带向何方、让农民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20年前,习近平同志从浙江破题、以“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入手,深刻回答了这一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使命的时代命题。
20年来,“千万工程”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巨大成就,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对标先进跑起来,奋起全力往前赶。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强县工程为抓手,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夯实“主色”,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省级层面加快建设十条农业重点产业链,各地因地制宜,做精“土特产”文章。“中国菜籽油之乡”沙洋、“中国黄鳝之都”仙桃等一批“中国特产乡”打响名头,三峡蜜橘、潜江龙虾等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5,比去年同期缩小0.05。
提升“亮色”,“软硬兼施”焕新乡村。
加快落实《湖北省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明确的17项乡村建设重点任务,15万农村户厕建改纳入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分区、分类、分级、分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2万余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村村通4G”,村级寄递站点覆盖率达98.4%。
凝铸“底色”,党建引领乡村善治。
深入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新上线“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服务近30万村民。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组织群众“说”、动员群众“做”,探索“幸福村落”“活力村庄”等多种场景式说事形式,搭建党建引领下、区街村三级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
人居环境更美、公共服务更优、基层治理更有效、乡村产业更兴旺……一幅新时代荆楚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宜昌 从“群众一边看”变“干群一起干”
以群众身边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对标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变“政府办群众看”为“干群一起干”,宜昌市累计创建30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规划引领。依据自然基底、山形水势和人口转移规律,统筹“三生”空间布局,搞好村庄分类布局,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建立县域内多规合一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坚持“在经过规划设计的地方搞建设,建设经过规划设计的项目”,遵循规划,严格管控。
产业联动。借鉴浙江未来乡村建设经验,支持各地选择优势突出的村庄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倾斜项目资金,注重一村一策,高效配置资源,实现组团式、片区化发展,探索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村庄经营新机制新模式,打造原乡人增收致富、新乡人投资兴业、归乡人安居乐业的未来乡村共富样板。
党建引领。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各级党组织引领、带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探索全面建立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红黑榜、诚信档案等做法,弘扬乡村文化,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安陆 “三项行动”破解农村污水处理难
源头管控减量行动。坚持水岸联动、系统治理,严控水体污染源。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域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消除旱厕,累计建改达标厕所3.38万座。
分类就地处理行动。全市277个行政村,其中集镇周边67个村生活污水就近纳厂集中处理,57个和美乡村配套建设光伏微动力处理设施和生态湿地,散居农户和31个中心村采取三格化粪池+尾水综合利用模式处理,做到低成本、可持续。
循环利用增效行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沟渠、塘堰等灌排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水循环利用,农田退水氮磷含量同比下降50%。立足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实际,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
如何抓实三项行动?落实三个保障。
组织保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优先安排,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负责制。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扬安陆“千塘百坝”光荣传统,引导群众治污管水。
资金保障。每年整合和美乡村等项目资金近10亿元,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投入1.2亿元,保障污水治理投入。
机制保障。制定《安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保障设施稳定运行。
十堰 绿水青山孕育“发展靠山”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统筹规划筑基。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建立“1+N”政策体系,坚持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将村庄规划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完成1872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一任接着一任干。
以村庄建设塑形。从群众最关心的“小切口”入手,抓实抓好建设养老中心、提升托幼服务、推进厕所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创新垃圾分类、探索“交通+”六件事,实现乡村“硬件”大升级、“软件”不掉队。
以产业振兴富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做优做响“武当山茶”“武当山珍”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以多元投入聚力。坚持政府和市场“双向发力”,通过统筹整合、撬动资本、盘活资源等方式,探索建立财政投入、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创建投入机制。
以改善治理铸魂。通过党建、德治、法治、自治等方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行党员中心户“一户十联”机制,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以风化人,以文育人,推动移风易俗,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基础。
潜江 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扮靓城乡
大力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连续多年在省住建厅组织开展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暗检通报中排名前列,去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坚持系统谋划,强化全域统筹。组建一套班子、制定一个方案、建立一套机制、落实一项经费、成立一个机构,以市域为单元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精细化治理模式,做到“一把扫帚扫到底”。
坚持市场运作,强化全程治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环卫保洁和垃圾转运进行市场化外包,采取BOT模式引进市场主体投资4.1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厂等处理设施,坚持“精准分类、精准收集、精准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治理全程规范化。
坚持共同缔造,强化全民参与。建立村塆议、政府考、社会评三级管理和考评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的浓厚氛围。“村塆议”即以村为单位,开展五星家庭评比,召开“塆台夜话”,推进共建共管共评,实现农户垃圾处理费由“被动收”向“主动缴”转变。“政府考”即采取“周巡查、月督办、季考核、年总评”方式,每季度通报排名,处罚后三位,罚金奖前三位,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社会评”即常态化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对工作进行点评,采取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方式加强监督,推广经验、鞭策后进。
麻城 把治理“末梢”变服务群众“前哨”
塆组,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麻城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创新塆组精细化治理的体制机制,把基层治理的“末梢”变成服务群众的“前哨”,形成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基础的基层治理“麻城模式”。
做优塆组治理单元。顺应群众意愿,尊重“队为基础的历史传统”,将全市723个村精减为452个,村平均人口2600人左右,以30至120户为规模,将塆组优化调整为8967个。探索在塆组单元之下建立4.6万名党员联系群众的“一联十户”微治理单元,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抓实塆组治理载体。通过“塆组群众会”“五会一队”等方式,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2022年以来,全市召开塆组群众会6300多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6000余条,运用“五共”方法建设民生小微项目12000多个,7900多个塆组组建了“五会一队”,70%在家群众加入其中。
建强塆组治理保障。建立“岗在塆组、责在联心、重在服务”机制,推动乡镇干部、部门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包塆联户全覆盖。开展资源、平台、服务、培训、关爱“五进塆组”活动,累计培训技能型农民17500余人次、介绍就业岗位3200多个、帮扶困难群众7800多人。
枣阳 改厕问题“小事大做”“小事细做”
厕所方寸小,民生事为大。该市精细谋划、统筹推进、全面整治,累计建改户厕8.89万户、公厕693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以上。
科学化推进,有效建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对分散居住的农户居民点,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三二一’治理模式”;对集中居住的农户居民点,实行“收集管网+格栅井+三格厌氧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对分散居住、距离较远的农户,推广“小三格”模式。统筹利用中央奖补资金6297万元,本级配套一般债券资金1.51亿元,引导群众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多元化处理,多效利用。建设1100多个沤肥池或阳光堆肥房,年可积造农家肥8万多吨。建设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有机肥厂),采用市场化运作,将厕所粪污与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充分实现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可观。
精细化管理,长效化管护。市政府每年拿出近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市督导、镇落实、村负责”的三级网格化长效管护机制,乡镇建立1个镇级服务站,各村(社区)确定环卫管护人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规民约等自治自管作用,制定以户为单位的农厕卫生责任区和设施设备管护责任点,把农厕卫生纳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内容,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同时,建立平台监测督办机制,建立“厕所革命”汇总台账,加强对改厕工作的评价、投诉、建议和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