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过主线贯通的深中通道,亲眼见证——

伶仃洋上跃“飞龙” 湖北建造写传奇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胡祎)11月28日10时30分,历时近7年建设,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和中山两市跨越伶仃洋正式“牵手”,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主骨架添上关键“一横”。当天,记者从中山市马鞍岛出发登上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通过开车加步行的方式,两小时后从沉管隧道进入深圳市宝安区,成为除建设者外,第一批走过深中通道的市民。

5年前,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牵起粤港澳三地。而今,距离港珠澳大桥31公里之外的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成为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28日11时许,站在1170米长的中山大桥上,只见双向八车道的路面已经刷黑。中交二公局一公司项目负责人毛奎自豪地说,这座桥借鉴了湖北石首长江大桥、嘉鱼长江大桥的施工工艺。

来自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的统计,参建深中通道的企业达60多家,其中有10家来自湖北,包括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院、武船重工、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等,覆盖桥梁设计、测控、施工、监理、箱梁生产架设等领域。

伶仃洋上,潮涌奔腾。凭栏远眺,可见红白相间的“天一号”,这是世界同类型最大吨位的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在这里,“天一号”攻克航道、水域等难题,架设梁体293片,成桥11.4公里。

“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时,最大起重量只有30吨;在深中通道,架梁船起重量已达3200吨。”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项目综合办公室主任朱剑说。

11时30分,从中山大桥行走至伶仃洋大桥,只见“S”形的深中通道锁夹上,镌刻着“深中通道、武汉船机”的字样。伶仃洋大桥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距海面91米,是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中交二航局项目副经理廖文龙正指挥在270米高的塔顶上安装“大帽子”——塔冠。

海平面上,横空斜出的锚体“拽”住粗壮的缆索。廖文龙介绍,拉住缆索的锚碇是世界最大的海中锚碇,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围堰筑岛+地连墙”的方式,让这一巨大的“秤砣”稳扎海中。

12时30分,记者来到了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的“风筝”——西人工岛,这里是进入沉管隧道的起点。走进海底隧道,只见施工车辆穿梭,百余名建设者正安装隧道防火板、装饰板及相关机电设施等。

这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公司项目总监邢长利介绍,沉管隧道深入海下30多米,由32节长165米、重约8万吨的沉管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确保滴水不漏,挑战前所未有。在最后一节沉管隧道与最终接头安装中,工程师们在世界上首创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最终接头,令“海底长城”顺利合龙。

13时许,记者走出隧道,双脚踏上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东人工岛。这里经由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相连。天空不时有飞机掠过,几公里外就是繁忙的深圳宝安机场。

“深中通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深海的海底隧道工程领域再次领跑于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说。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受益于改革开放,珠三角地区和香港、澳门携手并进。如今,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深中通道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浓缩和载体,这么快的建造速度在西方国家是很难想象的。”深中通道造型设计师、丹麦专家Steen Jastrup说。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市民驾车去深圳,车程将由2小时缩减为30分钟以内。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将形成1小时便捷生活圈。陆上,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海上,一艘艘远洋巨轮穿过大桥列队入港,新时代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将擎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新脊梁。

相关报道>>>第6、7版

--> 2023-11-2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过主线贯通的深中通道,亲眼见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3828.html 1 伶仃洋上跃“飞龙” 湖北建造写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