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芳
一条小河不算宽,老街就在河对岸。
每天清晨还在被窝里,就闻到隔河飘来的阵阵麻油香味,老街又开始了新的一天。老家这条街叫塘湾街,它的生辰八字谁也说不上来,且多年以前,这里的集市已易地搬迁,另起炉灶了。我们这些40后,亲眼见证了老街往日的繁华。
在水乡农村,凡叫“街”的地方都比其他村子高出一篾片,塘湾街也就成了周边九个村的“首府”。街面全长不足500米,街上依次有粮店、豆腐坊、肉铺、裁缝铺、西药铺、杂货铺、剃头铺、早点坊、百货店、中药铺,还有铁铺、木工厂等。繁华地段约百十米,街心由古老的青石板铺就,两边店铺是活动的鼓皮木板房,店铺集中,日用品齐全,家里有啥喜事或急需,起个早床就全部搞定,不用步行十几里或几十里路去下查埠或仙桃了。
这里最热闹的是早市,早市上的知名人物有“屠户先生”、“尧成瞎子”(行老板)、“姚跛子”(裁缝铺老板)、“木林矮子”(木工厂老板)、“盘胯子”(剃头铺老板)、“豆腐西施”(豆腐坊老板)、“何麻子”(肉铺老板)、“左撇子”(早点坊老板)等。第一个屠户姓刘,细高个,很斯文,和那寒光闪闪、一刀见红的营生实在太不相符,所以人们叫他屠户先生。后来来了个粗横的大汉,一个哈哈打过河,一看就像个杀猪佬——何麻子。那个时代的人都很率直,对那些知名人士都不必称呼尊姓大名,只叫诨号就行。也许正因为他们有点缺陷,才自强不息,成就了人生,成了街上的头面人物,绰号反倒成了叫得响的招牌。
老街的兴奋点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场,交易十分活跃,交易品种有西沟子湖里的鱼和藕,有水田院子那边的泥鳅鳝鱼、野鸡野鸭和小鱼小虾,有蔡家台上种菜能手的萝卜白菜、各种瓜类和应季时蔬,还有鸡鸭蛋品,或是自制的腌菜酱菜等。这时,行老板在一片嘈杂声中上场亮相,发表开场白,行老板讲话时总是望着天,边说边笑,人们看到他像在翻白眼,“尧成瞎子”因此而得名。
接着开秤了,这么多交易就由他一杆秤来称,价格自定,这时嚷的嚷,扯的扯,行老板倒成了“抢手货”,只见他手提秤毫,钩起货物,另一手滑动秤砣绳子,立马就报出了钱数,元、角、分,非常溜刷,行老板这超人的心算能力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称秤时,那秤杆子总是翘得老高,买家乐呵呵,可卖家有点不高兴了,行老板就附在他耳边嘀咕两句,他心领神会,也就没事了。也有时买卖双方为一分钱吵翻了天,最后由行老板一锤定音,紧张气氛也就烟消云散。
散场了,还有一个迷人的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早点坊。早点品种多样,除了包子锅盔、油条面窝,最有特色的是“油鸡公”,也叫鸡公叫,即鸡冠饺。外皮用细米粉做成,里面的馅是用粗米粉以及很多作料和猪油炒制成的,包好后用油一炸,很香,很酥,特别是里面的馅子,虽素犹荤,松散爽口,很有嚼劲,余味悠长。还有“冲担角”,用灰面做成条状,两头尖尖,里面包红糖,油炸后趁热吃,一咬糖一撒。但很可惜,这两个品种早已失传了。
流年似水,老街风物不再,但昨日的故事,仿佛还在眼前,总会勾起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