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城市建设拒绝“摊大饼” 亩均GDP位居中部第一

让闲置低效用地“再生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谢正彪 李晟

“枝江产业园将单层厂房改成多层,275亩产业园容纳企业上百家,实现利税8亿元。”

“恩施高新区188亩工业厂房实现标准地出让,税收2亿元。”

“黄冈市‘一地一策’,激活大量闲置土地。”11月23日,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深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改革”现场会在黄冈召开,与会者在会场外的展板前驻足流连。

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近年来,我省通过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不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强化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盘活利用批而未供与闲置土地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土地利用从粗放式转变为节约集约式,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先行区建设。

城市建设拒绝“摊大饼”

湖北五分林地三分田,一分城乡一分水,这一省情决定应该建设紧凑型城市。国内一位规划权威专家称“湖北应‘实现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意指城市建设中应当努力节约资源与能源,以尽可能低的公共成本投入,创造尽可能高的收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凑城市”主要强调高密度开发利用土地,在有限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经济社会活动,实现城市的功能、规模和结构紧凑。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摊大饼’外延式发展难以为继,大手大脚粗放用地的日子已经结束,精打细算、寸土寸金用地的‘存量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努力构建集中、集约、集聚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说。

近日,我省印发《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城市空间紧凑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与土地利用、耕地保护衔接,有效保障了武汉新城、长江新区、光谷科创大走廊等各类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今年工业“标准地”出让5.7万亩

冬日里,孝感智能激光装备产业园,正在加紧生产。“拿的是‘标准地’,很快就领到规划许可证等5个证,不用到处跑。”项目负责人宋法勇兴奋地说。

“标准地出让,公共设施全部共用,我们的厂房建设效率提高许多。”孝感开发区负责人称。

2019年底,我省试点“标准地”出让,“三通一平”后,由政府组织完成区域规划、环评、水土保持、洪水影响等近10项统一评价的国有建设用地,企业拿地后,可快速开工建设。

为了优化用地标准,规范土地供应。2021年、2023年,我省两次修订《产业用地目录和用地标准》,明确213类优先用地项目,画出限制类、禁止类用地项目红线。严格用地标准审查,近两年核减超标准用地近1.1万亩。今年又全面推广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审批改革,今年以来,全省出让工业“标准地”5.7万亩,占全省供地总面积的27.48%,“五证同发”出让2.04万亩,占“标准地”供应总面积的35.85%,审批服务效率全面优化。

到2025年,亩均GDP力争28万元

“三区三线”成果的正式启用,基本框定了全省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对深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提出迫切要求。“十四五”期间,预计全省重大项目投资总量为15万亿元,需新增建设用地约150万亩,与国家调控的用地计划相差约100万亩,缺口只能从存量中挖潜,腾挪空间。

据统计,2022年我省亩均GDP较“十三五”末提高21.4%,位列中部第一。但是,在看到进步的同时,目前全省建设用地中,仍有一些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用地。同时,与沿海的江苏等地相比,我省亩均效益不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专家称,要素趋紧和利用方式不优,倒逼我省必须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以亩均产值为核心指标,对用地效益进行考核评价,倒逼寸土生寸金。

据介绍,我省亩产论英雄已经开展三类评价,即县域经济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和工业企业集约高效用地评价。突出亩产导向,重点考核亩均GDP等指标。并且强化结果运用,县域经济、各类开发区评价结果纳入市、州、县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省自然资源厅专家称,到2025年,全省建设用地亩均GDP力争提高到28万元。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4万亩

锦屏新材料玻璃产业园位于当阳市车站路东侧,原为天冠陶瓷、中科金泽、奥龙石墨、同成包装等企业地块,共计442亩。其中,中科金泽、奥龙石墨、同成包装均处于空置停产状态。当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司法拍卖,盘活天冠陶瓷的173亩土地;通过有偿收购,将中科金泽、奥龙石墨和同成包装的三宗174亩土地收购并重新挂牌出让。土地盘活后,当阳市引进玻璃精深加工和汽车玻璃生产项目,预计项目全面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个。

盘活闲置地,消化低效存量地,各地高招频出。

武汉市积极探索由“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新路径,城镇空间优化提升;孝感市着力打好盘活存量攻坚战,争当节约集约排头兵,工作亮点纷呈;黄冈市坚持“一地一策”处置闲置土地,成效明显;枝江市实施“工业上楼”,推进产业集聚;房县实施纺织产业园用地“增容2.0”工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8年实施“增存挂钩”机制以来,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4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通过消化存量累计获得新增用地计划指标60余万亩。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1180宗、11.25万亩,占认定总面积的31.2%,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106个,整治零星、低效建设用地5.8万亩。武汉与宜昌成功纳入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全省13个县、市、区纳入国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 2023-11-25 城市建设拒绝“摊大饼” 亩均GDP位居中部第一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3204.html 1 让闲置低效用地“再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