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用广阔的舞台吸引人才,用良好的机制培养人才,用暖心的服务留住人才。近日,本报报道潜江探索破解人才困局的经验,从潜江之举延伸到当前三、四线城市如何“留人”的普遍问题,引发广泛思考。
人才是城市的智力支撑,也是城市的活力动能。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有很多,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福利保障、硬件设施、发展前景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和企业发展空间。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受困于薪资水平、发展空间和城市规模等,常常处在人才大战的弱势地位。潜江持续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打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各类人才“如鱼得水”,带动更多青年人才向往、融入、扎根。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来,把吸引来的人才留住用好,不少三、四线城市都有基于自身实际的特色探索。有的在智力密集活跃的外地城市打造“人才飞地”,让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有的为本地人才建立“全过程”跟踪机制,给本地考入名校的优秀学生建立档案,在校期间进行分类培养和引导,精准引才返乡;有的地方积极引进高校或科研机构落户,增加本地人才资源厚度。在留才上,除了打“感情牌”,更重要的还是要为各类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打造具备竞争力的就业创业环境。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留住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
环境好则人才聚,生态优则气场强。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优良人才环境,无论是待遇留人还是事业留人,无论是文化留人还是感情留人,把人才留下来,关键一点是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营造富有活力的招才引智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留才是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完善自身发展的共同机遇。留才没有捷径,聚焦人才需求痛点,实现政策精准扶持,补齐短板、发扬优势,建立起长效用人留人机制,不断营造“养人”生态,才能提升人才吸引力,促进人才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