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杨运
“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紧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当地楚商联合会共建“共享法庭”基层纠纷调解机制,千余件民商事矛盾近六成化解在判决前,实现案结事了。
今年7月,因租赁合同纠纷,一家电商公司被鄂城区西山街七里界村委会告上法庭。村委会上诉要求公司除一次性支付租金外,还要支付利息并退场。
鄂城区法院法官李健受理该案后,实地走访这家电商公司投资建设的创业园区,进行经济影响评估,并组织街道办、村民代表等多方利益主体当面沟通。
调查发现,这家电商公司经招商引资引进,于2021年7月签订合同。公司计划投资1.3亿元,将位于七里界村的原水泥厂房建设成快递物流、仓储云仓和直播基地,目前已基本建成,发展势头良好。
李健认为,原告与被告双方权责清晰,依法判决很简单,公司会败诉查封退场,另择他地发展。这不仅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对村委会来说,将要重新招商,并会被反诉,双方将会陷入无休止的官司之中。因此,李健认为:“这起案件不能一判了之。”
这家公司是鄂州楚商联合会会员,鄂城区法院启动商事“共享法庭”基层调解纠纷机制。经双方同意,李健指派“共享法庭”调解员刘林调解。
刘林了解得知,这家电商公司负责人钱先生不是不愿意支付租金,而是因为在双方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并没有完全履行条款,双方为此产生分歧。
9月27日,刘林将双方聚在一起调解,因支付周期未能谈妥。10月初,李健组织商会、街道等进行第二次调解。李健将判决后对双方的利害关系讲解清楚,“如果大家各退一步,公司将租金补齐,村委会扶持公司一把,让公司做大做强。这样既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又增加村里的收入,岂不一举多得?”
在调解期间,公司已支付20万元租金。在李健和刘林等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原告村委会主动放弃解除合同、逾期利息等诉求。双方于10月8日签订协议,约定公司在明年4月30日前分三次支付所欠的56万元租金。10月30日,公司已准时支付第一笔资金。
作为快递物流之都,到11月14日,鄂州快递业务量突破2亿件。这家电商公司的生意也十分红火,“如果不是法院调解,公司可能要关门了。”钱先生感慨地说。
鄂城区法院院长周国旗说,通过“共享法庭”机制,有效缓解了基层法官办案压力。今年以来,该院共向鄂州楚商联合会推送商事纠纷1408件,成功化解852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超过六成,涉案标的额达2.4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