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夷陵区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陈璟 岳黎

“感谢矛盾调解中心,我们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服从调解!”11月20日,夷陵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功化解一起遗产纠纷矛盾,当事人一家握手言和。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防范社会矛盾风险、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的关键之举。

夷陵区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区。该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在前、全程系统治理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今年以来,夷陵区调解案件总数达2028件,调处成功率99.5%。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2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6.71%,获评“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区”。

一个号码、一个APP、一网调度

将问题预防在源头

“小鸦路红绿灯路段散落了很多石头,影响交通安全。”11月15日19时21分,夷陵区12345热线接到一条匿名投诉。

接诉后,社情民意快处中心第一时间将工单派至区交通运输局,并调度工作人员进行道路巡查。巡查得知,该处有市政施工,因围挡不规范,影响过路车辆行驶。当天22时,施工单位对道路进行清理。至次日投诉用户接到处理结果,不到一天。

过去,民生诉求反映存在群众多头投诉、反复投诉,部门多头受理、重复答复等情况,造成回应群众诉求不及时、不精准。

为改善这类情况,夷陵区组建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整合区级门户网站、“12345”便民政务服务热线、公安110非警情等7大线上网络民生诉求平台。

针对“号难记、话难通、事难办”等问题,夷陵将23条政府部门热线整合到“12345”热线,群众一个电话号码就可及时找到政府部门。夜间施工、道路坑洼、违法建设等民生诉求均能得到快速回应,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产生。

在“夷陵一家亲”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上,群众诉求统筹后,指派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小区党支部进行处置,同时联动部门快速响应、及时反馈,建立“群众上报、统筹处理、分级响应、监督考核”的闭环办件机制。目前,已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3万余件。

对于潜藏在街角巷陌的风险点,夷陵建立24小时在线巡逻应急指挥系统,纵向连接全区13个乡镇(街道、试验区)、203个村(社区)、危化矿山企业;横向连接应急、公安、消防、综合执法等26个职能部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实现一网调度、远程决策、快速处置。

“三级中心”“四级网络”

将矛盾化解延伸至末梢

“多亏治调主任帮忙协调,矛盾在村里就解决了。”得知能拿到1.6万元的补偿,龙泉镇龙泉村村民鲍德春松了口气。

前不久,鲍德春骑车经过某企业施工场所,因路上渣土未清理,致其意外摔伤,小腿骨折。经龙泉派出所认定,施工方负主要责任。但个人与企业该怎么沟通,赔偿如何协调,让鲍德春犯了难。

为此,村网格员向龙泉村治调主任付君弟报告。鲍德春出院后,付君弟两次将当事人与企业负责人请到村综治中心协调赔偿事宜。经反复调解,矛盾在村里得到妥善解决。

据了解,夷陵已建成区、镇、村(社区)三级综治(网格)中心,整合信访、司法、法院、公安等多方力量进驻,让群众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门,只跑一地”。同时构建乡镇、村、组、中心户(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基层治理工作网络,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

“每天不再被鸡毛蒜皮填满,终于能放开手脚解决‘疑难杂症’。”区级矛盾多元化解中心主任黄传教,从事调解工作20余年。今年,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轻多了。

黄传教说,过去,村里有矛盾大家“踢皮球”,村干部直接往镇里送,镇里往区里送,小矛盾拖成大矛盾,本来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闹到法庭。

如今三级中心、四级网络渠道畅通,村民有矛盾,村治调主任先调解两次,不能解决的由村党支部书记调解两次。较大矛盾纠纷,申报到乡镇综治中心再调解两次。经过这样几轮调解,绝大多数矛盾纠纷都能在末梢解决。剩下实在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解决的疑难案件,最后才交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化解。

去年3月,夷陵区升级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专设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地界纠纷等七个专业调解室及一个特色调解室,疑难调解一站式解决,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过去村镇一个月要上交十几件调解案件,现在月平均不到一件。”龙泉镇综治中心副主任雷文军说。

“文明诚信档案”“见义勇为群英榜”

积分制推动基层自治

“参与村落卫生整治可以换多少分?”落佛村村委会超市,不少村民正在选购商品。这些商品不能靠钱买,只能拿积分换。

今年6月底,落佛村出台村民积分制度管理办法,创建“积分制银行”,从人居环境、精神文明、村庄治理、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设置加减分项目,用积分兑换相应价值的物资。

这个办法成了夷陵区“文明诚信档案”制度走深走实的有效之举。去年起,夷陵在203个村(社区)按照“一户一档”建立村(居)民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并依据法律法规及村(居)规民约,制定积分评价办法。

文明诚信积分情况运用与文明诚信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信用贷款、招录政审、评先表优等挂钩。单独设立专门的“见义勇为群英榜”,配套100万元专项资金,为见义勇为者及时落实医疗救治、慰问奖励、抚恤安置等各项措施,让见义勇为精神发扬光大。

在分乡镇天坑村,每户居民都有专属诚信档案二维码,居民可通过手机自主查询过往的加分、扣分明细,对于享受的相关政策也是一目了然。

夷陵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积分管理、榜单制,让群众站“C位”,全面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已有11个党群部门、4个政法部门、19个政府部门、1个金融部门参与全区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工作,线上录入积分细则8069条,3万户居民参与,积分3.8万次。

--> 2023-11-23 夷陵区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2976.html 1 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