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魅力·活力·潜力

——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观展印象

徐睿泽 《半自动艺术商业蒸馏器》

黎超群&裘永康 《AI·I:设计师的第二大脑》

史茜榕 《Eat it!(吃掉它!)》

龚建东 图像废墟(布面综合2023) 四川美术学院

杨焜翔 粉色海洋(油画及丙烯 布面2022) 鲁迅美术学院

朱文胜 暖冬(国画)纸本设色2022 湖北美术学院

任少平 月光(国画)绢本设色2023 西安美术学院

刘炳甸 Pathetique Sonata IV(雕塑 玻璃钢2023)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而艺术发展的基石,是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进步。

金秋时节,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开幕,国内外146所高校的637位艺术学子与青年艺术家的2600多件作品亮相,在11月3日—11月7日的5天展期里,为武汉带来一场充满创造力与未来感的青年艺术盛宴。

AI 编程 交互 多媒体

艺术与科技交织迸发新能量

参展的2600多件作品,几乎涵盖了美术学院现有的艺术专业门类,堪称高校美术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传承与创新,打破与重建,在不同的展区上演。

作为主力展区,综合展区划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综合材料、漆画、水彩及其他,共八大板块。作为“展中展”的主题专区,今年则带来UP GOING 艺术新势力——大艺博×中国嘉德主题专区、“墨随时代”专区、“具象之思”专区、“抽象之美”专区、“奇思妙想”专区、“弄潮”专区六大主题呈现,从不同视角展示年轻创作者的多元探索。

在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浪潮下,今年交互装置、多媒体影像类参展作品的表现令人欣喜。艺术家们运用多媒体、AI编程、动态捕捉技术、AI绘画等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探索实践,从观念到实现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互动性也更强。

在大艺博现场的不同展区,就展示着不少有趣的交互作品:可以吃掉的作品——史茜榕《Eat it!(吃掉它!)》,可以踩的作品——任汇文《成长》,可以打广告的作品——AA徐睿泽《半自动艺术商业蒸馏器》,可以跳舞的作品——解紫怡 & 俞志远《以舞相属》,可以再创作的作品——黎超群&裘永康《AI·I:设计师的第二大脑》……这些作品观众均可以通过参与行为,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帮助作品完成最终的表达。

影像类作品也涌现了赵炎修《墨·生》、张聪聪《Keeper》这些从视觉到观念上让人一见难忘的佳作。今年备受关注的AI绘画技术,也被少量艺术家运用到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借此探索新技术给创作带来的更多可能。

年轻 活力 潜力

90后00后的艺术盛会

作为国内艺术新生代的艺术盛会,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汇聚了当下年轻、有活力、具潜力的艺术创作者,他们中超过四分之一是00后,近六成是90后,正处于求知欲、探索欲、创作欲旺盛的时期,他们的创作充满年轻活力与能量,有着年轻人的锐气与个性,也有着对时代、对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回应。

学院派与高学历,也是大艺博参展艺术家的一大特色,他们分别来自以中国为主的12个国家的146所高校,55%为中国八大美院的学子与毕业生,55%为硕士及博士学历。美院系统的培育厚积薄发,为他们的自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视野,也让他们的创作更开放而包容,议题更宽广;他们更拥有快速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不拘一格的实验精神,乐于探索传统技艺与新媒介新技术新手段的融合,以及不同材料、不同媒介以及新科技的开发运用。今年的参展作品就充分展现了一代艺术新人的视野、态度和精神风貌。

在公共艺术互动体验、肖像速写、版画拓印、扭扭花园、打卡集章、艺术导览等趣味十足的艺术体验项目也在大艺博的不同展区不同时段上演,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可以亲身感受创作的美妙乐趣。

--> 2023-11-23 ——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观展印象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2971.html 1 魅力·活力·潜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