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柳
杂交水稻,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将农业智慧同世界共享,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1500多项农业技术,已成功示范并推广到多个国家。
10月,湖北日报推出全媒报道《一粒希望之种的跨国旅行》,聚焦武汉大学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的跨国合作攻关,讲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享科技成果的故事。
大暑时节 播下一粒“种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媒报道《一粒希望之种的跨国旅行》,却要从大暑时节说起。
2023年8月初,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罗田县河铺镇。在制种田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宽宏看到,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朱仁山教授与旁遮普大学副教授穆罕默德·阿西法克一行,正在探讨红莲型杂交水稻的联合研究。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武汉大学原创科技成果。1972年,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和科研人员用“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父本“莲塘早”杂交后,获得了“红莲型”。“红莲型”和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野败型”以及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杂交水稻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2019年,武汉大学同旁遮普大学共同成立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两校科研团队围绕红莲型杂交水稻育种及种植技术,展开多项研究。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记者余宽宏一直在寻找相关报道选题。盛夏时节,一粒“种子”被悄然种下: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将农业智慧同世界共享,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
两千多片鲜叶 标记拔节生长的声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记者余宽宏一边跟随采访团完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后续采访,一边紧锣密鼓地跟进选题,同报道团队商量“希望之种”的报道形式。为做好多层次、立体化的全媒报道,团队决定,在图文报道的基础上,制作视频专题。
视频报道注重临场感,客观真实的细节记录方可触发观者的情感,引发观者的共鸣。水稻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哪个环节开始拍摄,选择何种场景采访,是否要协调旁遮普大学科研人员提供资料视频或图片,怎样反映“跨国”合作这一主题……每一个问题,报道组都进行了反复商讨。
报道组同朱仁山教授团队沟通后得知,河铺镇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田将在9月开展测产工作,届时,穆罕默德·阿西法克将从巴基斯坦飞往中国观摩测产。摄制组决定,采用跟拍的形式,用镜头记录下当天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9月19日,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报道组的拍摄机器也开机运行,拍下朱仁山教授和穆罕默德·阿西法克副教授在现场忙碌的身影。镜头里,望着1200亩集中连片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田,穆罕默德·阿西法克介绍,他在旁遮普大学试验田里种植了红莲型杂交水稻育种材料。
出发前,穆罕默德·阿西法克和学生们从试验田里收集了两千多片新鲜的叶片样本,由他随身携带,送到武汉大学。9月22日,在武汉大学,报道组见到了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吴贤婷老师。吴老师正指导学生提取叶片DNA。报道组的镜头跟着吴贤婷和穆罕默德·阿西法克,从实验室到武汉大学试验田,一路交流,一路拍摄,话题既有合作伊始的趣事,也有当下实验进展的成果及难点,更有对项目未来的憧憬。
半个月等待 收获金色的稻浪
一路同行,繁花似锦。合作近5年,打“飞的”送实验样本、免费寄送种子参加区域测试、隔空晒图线上交流,成为两校团队间的“新常态”。
作为杂交水稻优质的种质资源,红莲型杂交水稻以其高产量、适应性广和耐高温的特性,在国际合作、农业对外援助等领域表现出色,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广为种植,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正如朱仁山教授所言,让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一带一路”粮食安全服务。
记者余宽宏在马来西亚专访了该国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让本次新闻报道更出彩。专访中,许庆琦说,解决温饱问题是最重要的,他高度评价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贡献。
穆罕默德·阿西法克回国前,报道组托他帮个忙:当旁遮普大学试验田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成熟时,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供给报道组。
10月12日,经过半个月的等待,报道组收到了两段视频和数张照片。“你们能看到这些水稻长得非常好……”在穆罕默德·阿西法克的介绍中,《一粒希望之种的跨国旅行》娓娓道来——
随着《稻香》,一路奔跑。在《河西走廊之梦》那苍劲悠远的笛声中,金色的稻浪历经九曲十八弯,从千年华夏流淌而来,一路绵延起伏;在定音鼓一声重过一声的敲击中,那采自珞珈山上的“红莲”,翻过雪山,越过峡谷,在南亚次大陆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