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幕后
今年8月,大通湖治理经验登上央视焦点访谈。
2017年,武汉大学于丹教授团队将梁子湖治理经验带到大通湖,在当地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水下荒漠”变成了“水下森林”,水质逐渐好转。在治湖的同时,大通湖也通过“水草+”的方式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
“梁子湖模式”为何能花开大通湖?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对湖泊治理有什么启示?9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湖南大通湖一探究竟。
抓住本质
反向思维找准选题
今年9月初,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在此次大会上,美丽湖北绿色发展有了更新的精神指引:不仅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还要把保护和发展统筹起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把保护、发展、富民统筹起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如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方式?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找出“折射阳光的那一滴水”?恰逢此时,记者长期跟踪的武汉大学于丹教授发来消息,由武大师生治理多年的湖南大通湖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此前,在湖北日报2023年4月推出的重磅人物通讯《于湖深处守丹心》中提到,于丹师生将梁子湖治理模式向全国诸多湖泊推广,其中就包括湖南的大通湖。
记者起初以为,这个题材仅仅是于丹团队“治水”的又一经典案例;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更加典型的主题显现眼前。
小小水草在治理大通湖的道路上屡建奇功,为大通湖的渔民带来了生态养殖的新路子。当地在水草治湖的基础上,还发展起了“水草+”生态养殖,让治湖与致富互相成就,反映出了保护与发展的大主题。大通湖的治理之路,不正是我们寻找的“折射阳光的那一滴水”吗?
湖北与湖南,梁子湖与大通湖,互学互鉴,其中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之处,值得细细思索与品鉴。
详尽采访
抽丝剥茧展现全貌
在出发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将湖南媒体对大通湖的报道都找出来学习,对大通湖的治理轮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此次采访,也得到了湖南日报同仁的大力支持。在多方帮助下,3天密集的采访高效顺畅。
当时临近中秋,大通湖的大闸蟹即将上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亲眼见证了大通湖起蟹的过程。划上一艘小水泥船到水中央,村民袁征兵起蟹后,随手拎起一只张牙舞爪的大闸蟹,个大、壳青、底白。“有四两六重!”袁征兵立即报出这只螃蟹的重量。
在大通湖大闸蟹产业协会,大通湖大闸蟹协会秘书长周长明细数几十年来走南闯北积攒的“养蟹经”,用亲身经历证明,有水草和没有水草的湖泊中养出来的螃蟹,究竟有什么不同。去年,大通湖中养出的最大螃蟹足足有一斤重。这只螃蟹做成的标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通湖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个绚丽的“水草王国”,发现了一个产值超千万的水草产业。
3天时间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详细采访了大通湖区副区长、大通湖区湿地管理局局长、大通湖大闸蟹产业协会、大通湖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梁子湖生态研究站常驻大通湖的师生,以及在大通湖发展生态养殖的多位渔民。
从他们讲述的一个个片段中,我们获取了丰富的素材:曾经的大通湖,由于渔业公司进行掠夺性养殖和经营,湖水一度沦为劣五类,引发全国关注;大通湖的治理者艰难探索了各种治理方式,水质却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好起来;2017年,生态环境部推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丹教授具体施策;不起眼的水草,“远征”大通湖,就此展现奇功——不仅大通湖水质得到了改善,而且当地还从治水中发现“水黄金”。三五年间,大通湖水草就卖到了全国,水草产业产值突破千万元……
经过抽丝剥茧,一幅大通湖兼顾治理与致富的图景,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立意高远
辩证思维耐人寻味
从湖南返程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迅速理出报道框架。系列报道共划分为三篇,每一篇从标题到主题都充满了辩证法:第一篇《治湖与致富》(2023年10月8日1版),以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大通湖在重塑生态系统中如何不忘百姓“饭碗”;第二篇《买草与卖草》(2023年10月9日5版),展现当地在保护与发展中,实现了从买草治湖到卖草致富的逆转;第三篇《“论斤卖”与“论只卖”》(2023年10月10日4版),展现当地生态的失与守、产业的进与退。三篇系列报道接连在湖北日报重要版面刊发,引发湖北、湖南两地共同关注。
新湖南客户端全文转载了湖北日报系列报道《“梁子湖模式”花开湖南大通湖引出的话题》,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每一篇都有鲜活的实例,有过硬的数据和事实。”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说,湖北日报这组系列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有看点,给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启示,是一份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也是读者阅读选择的“刚需品”。
回望这组报道,湖北与湖南、梁子湖与大通湖、生态与发展、学习与反思,其立意高远,不言自明,为本地经验异地“开花”的全媒报道蹚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