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智慧之光”吸引全国120位专家参展——

“尝鲜”科技创新“新成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粒径仅有20微米却可耐热几百度的气凝胶粉,能将“废弃电”转化成热能储层的陶瓷储热设备,无农药、无化肥、无化学除草剂的有机古法黑米……

11月22日,2023“智慧之光”活动中,一场创新创业成果展吸引了120位专家参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各展台,“尝鲜”惊艳全场的科技创新成果。

薄薄一层,可隔断1000℃火焰高温

“隔热王者”气凝胶“花式”亮相

粒径仅有20微米却可耐热几百度的气凝胶粉、薄薄一层但可隔断1000℃火焰高温的气凝胶陶纤毡、5分钟内阻断事故发生的气凝胶电池隔热膜……在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先进院”)展区,记者看到了各类气凝胶产品。

“气凝胶是目前已知导热系数最低、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被称为‘冻住的烟’,是全球公认的最高效绝热、保温材料之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武汉先进院吴笕筠博士说,以此制作的气凝胶粉,外表像“盐”一样,但粒径只有20到50微米,可以应用于各类工业异形管道,用作建筑隔热涂料时,不仅能够轻化墙体,还能有效扩大空间。

据介绍,武汉先进院打破传统的气凝胶制造工艺,创新开发出更具成本优势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常压干燥制备技术,可以降低近30%的生产成本,让水玻璃等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这一原创技术,目前已申请十余项相关专利。

“目前,我们的气凝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热能工程、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今年底,与合作企业建设的第一条生产线也将落地投产。”吴笕筠博士说。

稻田越来越“绿”,地越种越“肥”

“古法黑米”传递粮食安全新手段

武汉绿素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锅锅蒸好的米饭、煮好的米酒,散发出阵阵香气。

凑近一看,锅里的米粒黝黑发亮,尝一口,又脆又香,口感酷似糯玉米。

“这是古法有机黑米,不仅好吃,还很营养健康。”湖北大学教授,武汉绿素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松介绍,这些米都是从汉川沉湖农场和武汉蔡甸基地新鲜运输来的。今年,该技术还在咸宁、黄石阳新、武汉江夏等地同时推广示范,水稻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提升,稻米中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技术指标。

长期以来,水稻耕作需要农户每个季节施用2-3次化学除草剂,和2-3次化学农药,资金、劳力和人工成本都比较高,还会造成病虫和杂草的抗药性,影响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生态安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稻增产越来越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刘俊松带领团队颠覆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生物除草防病和生物肥料种植技术,创造了水稻绿色有机种植新模式,将杂草控制在萌芽阶段,生物有机质还可以作为肥料继续利用,到水稻收割季节,稻谷长势健壮,叶青谷黄,茎秆粗大,杂草和病害防治效率达95%,产量增长10%~20%。

“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实现稻田越来越‘绿’,地越种越‘肥’,饭碗越端越稳。”刘俊松教授说。

寿命30年,成本是电池的十分之一

陶瓷“充电宝”可省30%用电成本

两个巨大的陶瓷“充电宝”,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是国辉(武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带来的陶瓷储热装备,承载着一种新型储能技术。

该公司董事长冷光辉博士介绍,有了这个设备,晚上的低谷电、“弃光电”“弃水电”“工业余热”等能够转化为热能并存储起来,然后在需要时通过换热器,以热水、蒸汽、热风等方式稳定输出,应用于工业生产。

“陶瓷材料具有成本低、损耗低、寿命长,我们的成本仅为电池的十分之一,但可以降低近30%的用电成本。”冷光辉博士说,他所在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进一步优化技术,采用纳微封装技术结合先进的陶瓷制备技术将相变材料封装在多孔陶瓷材料中,制备出高储热密度、高导热系数、高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的新型储热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清洁供暖、化工、纺织、食品加工、造纸、钢铁等领域。

“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有效解决污染和碳排放问题,让更多人使用清洁能源,享受绿色生活。”冷光辉博士说。

--> 2023-11-23 “智慧之光”吸引全国120位专家参展——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2962.html 1 “尝鲜”科技创新“新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