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苏婷婷
低保对象审核创新
获民政部表彰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发端于2019年仙桃市社会救助失信联合惩戒试点,经2021年黄石市社会救助承诺申报和失信惩戒试点完善。
2019年,仙桃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社会救助失信联合惩戒。这项试点工作被民政部评为2019年社会救助领域全国十佳创新案例。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对象审核确认过程中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无法实施,面对群众迫切的救助需求,黄石市尝试通过申报承诺确认低保、特困供养对象968户1779人,临时救助5439人次,牢牢守住基本民生底线。
2021年,黄石市推行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确认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创新试点工作,将诚信告知及承诺作为工作出发点,引导群众诚信申报,对诚信申请人全面免除9类14项证明材料,实现“一证一书一表”(身份证、承诺授权书、收入财产申报表)办理低保,同步将申请人承诺信息上传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明白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管理闭环,经办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保障更加精准高效。这项试点工作先后被评为2021年度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和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告知承诺制”
得到多地响应
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从“一摞证明”变为“一纸承诺”,困难群众能更快获得救助,这一好政策得到全省多地响应。
2022年上半年,省民政厅发文推广黄石市试点经验,要求在全面精简证明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审核确认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促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当年,仙桃市全面推行社会救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变传统的救助对象认定模式,“群众只要承诺我就救助”,社会救助对象迅速增多。
武汉市、宜昌市等地也逐步试行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工作。2022年夏季,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带队到黄石、宜昌、武汉调研发现,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的一年时间里,3地有7000多户困难家庭因此受益。
当时,黄石市的试点做法已被推广到了全省39个县(市、区);宜昌市实现“低保零资料申请最快一周办结”;武汉市探索通过在线信息核对的方式对承诺事项进行确认,低保申请可当天办结。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将把通过告知承诺确认社会救助对象作为湖北社会救助品牌来打造,在省级层面修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出台容错免责清单,在建立诚信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力争2023年在全省全面推广。
2022年底,省民政厅、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救助对象。
社会救助领域
诚信氛围初步形成
今年9月28日,省民政厅要求,从今年11月1日起,全省全面开展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工作。
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道临津社区一位居民带着妻子患病的资料到社区申请低保。工作人员仔细核查后,采取“告知承诺制”,让他签订《诚信申报承诺书》和《家庭经济状况授权书》,不到十分钟便完成了低保申请手续。从10月起,他一家3人每月可领取低保金2132元。
“我一直以为申请低保非常麻烦,需要提交很多材料,跑很多趟,没想到在家用手机很快就办好了。”近日,房县大木厂镇东河村村民沈某通过“鄂汇办”APP成功申请低保救助后高兴地说。今年,房县有138名低保对象通过“告知承诺制”获得审核确定,实现“低保零资料申请办结”。
一纸承诺虽轻,却代表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不仅极大提升了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效率,也有助于在社会救助领域倡导诚信风气。据了解,目前黄石市已有2849户5250人通过申报承诺申请救助,其中1611户2837人成功采用简化流程纳入保障,另有部分对象详细了解政策后主动放弃申请或主动退保,社会救助领域诚信氛围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