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钰杨)随州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是府澴河、淮河“双源头”,担负着维护武汉水安全和长江、淮河水生态的重要保障和重大联动空间的重任。
随州也是有名的鄂北“旱包子”地区。近60年来,随州市年平均干旱日数达56.7天,全省第一;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30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00立方米)。
立足流域本底特征,近年来,随州市结合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城镇发展特征和水资源配置情况,划分涢水、㵐水、淮河、澴水4个三级流域片区,规划各自功能。
涢水片区功能侧重于森林抚育、优质菌蔬种植、保障粮食生产、特色城镇培育。
㵐水片区是随州中心城区和随县县城的水源承载地、生产生活的重要“水塔”,专用汽车、电子信息等制造业集聚区,功能侧重于保障优质水源、发展特色工业、建设城市化核心区。
淮河片区生态资源丰富、文旅资源富集,是以桐柏山、淮河源为主要载体的文旅融合发展区,功能侧重于淮河源水源涵养、文旅融合、生态屏障巩固。
澴水片区是仅次于中心城区的人口聚集区,城镇分布密集,生活服务功能相对突出,有对接武汉都市圈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功能侧重优质果蔬生产、小城镇聚集发展。
坚决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随州市重点抓好流域综合治理五大工程——
建设现代水网、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加快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配套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水系连通、渠系联通促进区域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
优化灌排体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畅通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强化粮食生产水利保障;
推进供水一体化、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深化城区供水保障体制改革,实施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一、二期工程及城市应急水源工程;
加强源头治理、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构建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体系,实施涉水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入河排污口、乡镇水源地、化工园区等专项整治行动;
厚植绿色底色、提升生态涵养能力,采取封禁保护措施,实施府澴河随州段治理工程,推进徐家河、封江口、淮河等湿地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