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弦)在11月19日举行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平行会议上,众多业内人士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眼下,为了让碳排放有迹可循,数字化碳管理已成为行业新风口。
据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022年12月,欧盟决定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即碳关税),对从第三国进口的碳排放水平较高的产品,根据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水平进行收费。碳关税机制已于今年10月起试运行,2026年将全面实施。
碳关税的实施,将对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绿色低碳化,已经成为工业制造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会。为应对碳关税、响应“双碳”目标,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工厂2783家、绿色工业园区2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96家。
眼下,多家企业也在积极行动,不仅通过科技创新手段节能降碳,还采用智能化方式捕捉“碳足迹”。“远舢OS碳基版本1.0系统可以在3秒内洞察碳核算总量,5分钟定位碳波动来源,20分钟完成碳盘查。”北京远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介绍,该系统基于国家工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打造,内置50万个碳排放因子模型,可有效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1952年建厂的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客户遍布全球,并于2021年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目前,我们已经实现能源管理,持续夯实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底座,并对卷烟配套用纸开展‘碳足迹’分析,推广实施废水回用技术,不断应用新技术、新设备节能降碳。”该公司数字化管理总监徐禄介绍,下一步,牡丹江恒丰纸业将从碳数据采集、碳效实时评估、碳排放核查等多个环节入手,带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协同降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提出,应对欧盟碳关税,可为产品打造“数字护照”,即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产品身份信息的电子护照,护照中采集各类产品的绿色数据,确保生产过程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