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

称呼里的中国记忆和文化

□ 李钊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连襟、弄璋、红颜、良人……一声看似简单的称呼中,往往是一种待人接物礼仪的体现,蕴含着深厚的中国记忆和文化。作家刘一达的新著《中国人的称呼》(中译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选取了跨越千年时间经纬的近300个常用称呼,从称呼源流到古今演变,引经据典,一一考证,打捞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古人称谓,厘清今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称呼混乱,令人感悟中国文化历史的沉淀和变迁。

从古至今,中国人之间的称呼,往往有许多讲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态,称呼的内容往往有所不同,恰当地、礼貌地称呼别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问题。

比如,外号往往都带有调侃的意味,许多人被起过外号,也给人起过外号,有些外号带有亲近的意味,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有些外号却带有恶俗的味道,给人带来生活的困扰,甚至心灵的伤害。所以,外号是不能随便叫的。

又如,“红颜”一词是对女性的称呼,它往往带有婚姻之外的、超越一般朋友意义的特殊关系,正因如此,这个词常被用于第三方的描述,自己通常不能用这个词去称呼女性。“老师”一词原本是对教书先生的特定称谓,而随着时代发展,“老师”逐渐变为社会上大流行的称谓,可真的能逢人就叫“老师”吗?回到生活的具体情境,称呼对方必须得依人家的身份、职业、年龄等来定,这样会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更符合称呼的老规矩。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符号,在古代“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而现如今,姓名已相对简化,一般人在称呼的时候,指名道姓或直呼其名都是十分正常的,而对自己的长辈、上级领导或尊敬的人,却忌讳直呼其名。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尊长、后辈、上级、下属等之间的相互称呼,有不能逾越的规矩,而自称、他称、鄙称、官称、惯称等称呼里,则透射出中国人 “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它的演变和发展,跟社会制度、宗法、习俗、等级等发展息息相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如,“先生”一词并不是男士的专利,从“先出生的”的释义到指代“老师”的转变,从“有德行的老先生”到成为男女通用的称呼,这一称呼中含义的转变,藏着中国历史演进的脉络,也镌刻着中国文化记忆的印记。“夫人”就是妻子,但这一称呼最初是“专用”的,从周朝到唐宋,一般人的妻子都不能称呼为“夫人”,直到宋元时代,这一称呼才可以民用,从“官用”到“民用”,所体现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流动现象。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的“她”,是在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在白话文刚普及的年代里,汉语中指示第三人称的汉字只有“他”字,刘半农先生赋予“她”字以新的属性,旨在尊重妇女的人格独立。

称呼虽小,却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乃至一个家庭或组织的精神和作风。细读《中国人的称呼》,学习恰当、优雅地称呼别人这门学问,不仅能掌握拉近心与心之间距离的技巧,更能品味到蕴含在称呼里的中华独特记忆和传统文化之美。

--> 2023-11-1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2170.html 1 称呼里的中国记忆和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