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第48届民族文化节上,除了土家撒叶儿嗬、土家吹打乐等传统非遗展演外,柴火老麻饼、魔芋豆腐、土家传统服饰等一批非遗产品也精彩亮相,引得众多游客纷纷“下单”。
长阳是土家族发源地,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项,非遗传承人157名,各类民间艺人6400多名。近年来,该县不断探索非遗市场化之路,真正实现了非遗项目的“造血式”活态传承。
舌尖非遗烹出新市场
“十碗八扣”,是土家人世代相传、宴请宾朋的最高接待礼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土家美食文化符号。
在长阳瓴悦酒店,“十碗八扣”是这里的招牌菜。“保护和传承土家美食技艺,就是保护土家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瓴悦酒店总经理李霞云认为。为此,她积极搭建饮食文化交流平台,连续多年举办“品长阳美食·赏土家文化”烹饪技能大赛暨土家美食品鉴会,邀请中国烹饪大师、全国各级餐饮企业、行业协会品鉴美食,让“十碗八扣”因赛闻名,享誉四方。2022年,李霞云拓展线上商城、同城外卖配送服务。“十碗八扣”、粗粮粑粑等土家特色预包装食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除土家“十碗八扣”外,长阳共有清江土家罐罐茶、魔芋豆腐、土家腊味香肠等近30种美食制作技艺,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
制作的是美食,传承的是文化。每逢农历年末,4A级景区清江方山脚下,土家大锅灶便会一溜摆开。热情好客的土家村民大摆“万人年猪宴”,看“年猪祭祀”、游清江方山、赏土家歌舞,“年猪宴”成为全省冬季休闲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土家歌舞催生新职业
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一人掌鼓,众人对跳,唱腔高亢,舞姿粗犷,这就是土家族的撒叶儿嗬。2006年5月,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于手工技艺类非遗,撒叶儿嗬等表演类非遗面临着观众群体缺乏、市场萎缩的严重冲击。“过去我们以保护式传承为主。”长阳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坦言,政府加大非遗人才的保护与培养,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为非遗厚植市场化的土壤。
与旅游景点对接,无疑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5A级景区清江画廊,清江流域首部室内非遗大戏《花咚咚的姐》每天如约上演。演出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巧妙融入了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展现了以哭嫁为代表的土家婚俗,让观众在游览清江山水的同时,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创收185万元。如今,曹锋等14名非遗传承人,都是清江画廊演艺公司的专职演员。
和曹锋一样,还有许多民间艺人将爱好变成了事业。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资丘镇,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团,总人数超过800人,39岁的覃刘超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他组建资丘民间撒叶儿嗬艺术团,成员达到60余人。“每场收入在5000元左右。”覃刘超说,这种原生态的丧葬仪式不仅在长阳本地盛行,他们甚至还受邀赴湖南、南京等地。
传统服饰引领新国潮
在位于清江古城商业街的土家族服饰馆,几位绣娘临窗而坐,手上飞针走线,绣花绷子上则渐渐呈现出花样纹饰。
何凤琴正是服饰馆的创始人。“民族服饰文化不应束之高阁,要被看见、被需要。”何凤琴认为。为此,她对土家传统服饰进行创新、改良。用现代面料代替老粗布,设计隐形拉链,现代日常化设计,让土家传统服饰毫不违和地融入各种现代生活场景。
何凤琴还将土家传统服饰技艺延伸至文创产品。如传统的“西兰卡普”十分厚重,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轻薄便利的追求,于是她改良针线技法,将“西兰卡普”的经典纹样应用在包包、围巾上,吸引了不少年轻客户。2021年,何凤琴打造了长阳第一家土家织锦民族服饰“非遗工坊”,并入驻清江画廊景区。游客可以身着土家服装,畅游碧水青山,也可以“化身”绣娘,体验土家织锦。
她还开设新媒体账号广泛宣传,广开销路。她坚信,想要扩大长阳土家民族服饰产业,最终还是要融入当下,让传统服饰更适用于现代生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文化需求,成为新的流行元素和年轻人的追捧。
“非遗产业化发展是未来方向,长阳有近80%的非遗项目与市场接轨,实现了经济价值转化。”长阳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说,长阳正在创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们将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让非遗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长阳频道 作者 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