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吕艳
公元前340年,风雷激荡的战国时代,楚国贵族屈原在秭归乐平里降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楚辞时代,华丽开启,并深远影响此后2300余年。
作为屈原的后裔,宜昌几乎无人不知《离骚》《九章》和《天问》;每一个孩子,自幼便在诗歌的长河里长大,感受着“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的美好。
近年来,宜昌市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完善湿地保护制度,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断刷新城市颜值。
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该市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培育城市气质。
书卷气,已成为“宜昌气质”的重要底蕴。这里的居民阅读指数,连续10年位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4月23日,全国首家屈原文化主题书城开业。短短半年,“屈原书城”已举办60场阅读活动,平均3天一场。
天问书院、幸福路社区智慧城市书房、屈子堂、24小时城市书房……宜昌20余个新型阅读空间,成为居民阅读打卡的新热点。
在这个400万人口的区域,拥有14个公共图书馆、11家新华书店、10个城市书房。即使是社区和村庄,也遍布296间社区书屋、108个乡镇(街道)图书室、1422间农家书屋。宜昌全市馆藏图书,超过600万册。
全市各所学校,每天都会安排15至20分钟诵读经典,各单位会号召职工日读1小时、月读1本书。宜昌发起的“十万人诵《橘颂》”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百万。
以“图书馆+书店+书屋+书房+图书角+书柜”为主的“城市阅读圈”,让中心城区市民15分钟便能到达公共阅读场所。
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街头,从线下到线上,全民阅读、腹有诗书,已成为宜昌润物细无声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
为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宜昌投入500万元,为全市社区配备了100台数字化智能书柜,推进数字阅读。全市1422家数字农家书屋,目前总访问量达880万人次,总用户量达到7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