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地域“破圈”,为国际仲裁贡献“武汉智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武仲宣

9个关联案件,标的额58亿元。

双方当事人一方来自西南内陆腹地,一方来自东部沿海城市,却共同选择到武汉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武仲)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其纠纷。

案件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武仲作出裁决,双方均予以认可。

2022年度,武仲受理案件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武汉市外的案件占比超60%。

武仲在地域上不断“破圈”。如何通过打造中国仲裁武汉品牌,为国际仲裁贡献“武汉智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采访。

从武汉出发进入武汉都市圈

11月6日,武汉仲裁委员会天门分会受理的第一起仲裁案件顺利开庭审理。

4个月前,天门分会正式挂牌启用。武汉仲裁委员会天门分会的成立,是武汉都市圈仲裁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九省通衢的武汉,有着深厚悠远的法学理论研究,以及商事兴旺的丰富实践积累,为现代仲裁制度的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与实务支撑。

武仲厚植于武汉深厚的商事、法治沃土,塑造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智能化武汉仲裁品牌。

随着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武仲主动发挥武汉仲裁辐射引领作用,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形式,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武汉都市圈仲裁服务能力。

武仲立足于武汉,不止步于武汉,将自身仲裁服务发展经验和创新成果惠及武汉都市圈,不断扩大法治“半小时”服务圈范围,让武汉都市圈多元化解争议纠纷机制更加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与长江经济带城市仲裁机构“共饮长江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如今,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在仲裁事业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含义。

2020年8月,武仲牵头发起长江沿线31家仲裁机构,建立长江经济带仲裁机构远程庭审合作机制;2021年9月,与长沙、南昌仲裁委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仲裁协作机制,实现“仲裁庭审”等五个协同共建,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武仲还牵头制定了《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仲裁规则》,与孝感、咸宁、黄石、黄冈确立共商、共建、共享仲裁协同机制。

武仲将发展涉外仲裁与服务湖北自贸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相结合,积极探索有关仲裁工作实践,加强长江经济带沿线仲裁机构交流互鉴,整合优质仲裁资源,致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仲裁生态圈。

仲裁区域化协作发展,以强大的合力共同谱写推进仲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2年8月,武仲成立全国第三家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助力武汉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打造中国仲裁武汉品牌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行业协作和仲裁区域化发展”“提高仲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的能力”。今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早在2016年10月,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武仲就在全国率先发起设立“一带一路”(中国)仲裁院,以“中国主场”为战略目标,以“走出去”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逐步实施国际仲裁合作平台建设。

该院已妥善处理了越南、印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工程项目纠纷,涉及金额高达20多亿元。并加强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制度和建设工程与投资实务研究,编撰《“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合规与风控实务》系列丛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法律服务平台。

2023年5月以来,大湾区法律界代表团和澳门律师代表团相继到访武仲,分别就加强鄂港两地仲裁合作,推进汉澳法律交流与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10月,武仲受邀赴东营调研,围绕深入开展国际能源仲裁服务,与东营仲裁委建立合作机制。

这是武仲开展涉外仲裁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仲深入开展多维度涉外仲裁交流,举办“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协办“东湖国际法律论坛”,作为“大中华仲裁论坛”的创始会员单位,积极开展与港澳台仲裁协作交流,并与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建立仲裁员推荐、人才培训、联合调解协作机制。武仲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为国际商事贸易提供仲裁保障。

--> 2023-11-1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1715.html 1 地域“破圈”,为国际仲裁贡献“武汉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