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农房变客房 老屋变“网红”

焕新农居共享乡村游红利

10月18日,鸟瞰昭君别院。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王艳华 摄)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见习记者 王艳华

每逢周末、假期,“到乡村去”,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旅游“新宠”。

今年10月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中提到,全国乡村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1倍,比2019年同期增长4倍多。乡村旅游人群中,“90后”占比达到30%。

湖北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湖北乡村游游客接待量已稳占全省游客接待量三成份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当新的旅游红利期开启,焕新农房能否抓住新机遇?当客源竞争日趋激烈,网红村如何保持长久生命力?

农房变客房

多了致富新门路

“瓦仓米又香又甜,带两袋回去让家人尝尝。”10月20日,在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九子溪小区52号民宿门前,来自山东的刘女士正在将行李和两袋远安瓦仓米放进后备箱。

九子溪小区是当地特色农房示范小区。一周前,刘女士来附近参加一家机构的国学研修班,路过时觉得这里农房颇有特色、周边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便选择住在这里。

“现在绝大多数农房只有居住属性,是资产,而不是有开发价值的资源。”远安县村镇中心负责人童芳媛表示,从农房功能上看,单纯的居住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乡愁旅居的功能日益明显。

鉴于此,该小区农房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农房的居住功能和生产功能,要求宜农宜商。比如外观上延续本地建筑风格和历史文脉,突出特色;内部力求南北通风、四面采光、功能现代,在每一层都设有卫生间,方便屋主利用多余的房间接待游客。

因紧邻水乡景区,九子溪小区的不少业主都将自家房子改成民宿或农家乐,增加收入。该村还组建农旅产业发展协会,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农旅开发,带动90多人发展农旅休闲产业,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50多万元。

在童芳媛看来,农房风貌提升是一项可持续投资,农房变客房,成了村民们致富的新门路。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村干部郭迪也有同感。

燕窝湾村郭家大湾,紧邻国家级3A景区燕儿谷景区。3年前,湾里农房布局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环境也是脏乱差。“曾经有游客到村里来找农家乐吃饭,一进来就掉头走了。”郭迪说,挨着景区却吃不上旅游饭,村民们心里只能干着急。

今年7月,郭家大湾筹资500多万元,对85户房屋进行房顶加固、立面改造。房屋颜色统一黑、白、灰三种主体颜色,简约而和谐。同时拆改猪圈牛栏、扩宽黑化道路、整治清理水塘……曾经脏乱差的村湾焕然一新。

前不久,村里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团队,计划打造10户精品民宿。消息一出来,15户村民积极报名,都期待能在家门口增添一份收入。

老屋变“网红”

期望更多“长久红”

沿着青石小道拾级而上,茂林葱郁、修竹环绕,青瓦灰砖的古民居映入眼帘。

这里正是位于远安县花林寺镇龙凤村的拈花谷民宿。“一个院子近3000元一晚,节假日及周末入住率可达90%以上。”拈花谷工作人员介绍。

龙凤村曾是深度贫困村,村里有6户年代久远的明清时期四合院,其中3户因无人居住,残破不堪,甚至成了危房。

2016年,远安县引进湖北龙凤别舍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决定对古民居进行修复改造,打造精品民宿。专业设计团队进村后,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进行改造,黄土加糠壳刷墙,覆上传统小青瓦,庞家湾古建筑群“重见天日”。

2018年,拈花谷民宿试营业,被评为国家金宿级民宿,一下子美出圈,成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村”。据统计,从2018年营业至今,该民宿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企业创收150多万元。

老屋变“网红”,不止在远安。沿着兴山县水上公路一路向北,不一会儿就到了当地一处网红打卡点——昭君别院。

昭君别院坐落在昭君镇陈家湾村。2015年,当地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启动昭君别院项目。

依托昭君文化,合作社将村里几栋上百年的古宅修旧如旧,美化村里人居环境;闲置老屋、农房打造成特色民宿,墙面全部刷上色彩,风格独特;泥巴路变青石板、猪栏打造成奶茶吧……一时间,昭君别院成了兴山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为保持热度,这批较早成名的“网红”老屋也在寻求新突破。龙凤村正在建设农耕体验区,丰富游客体验;昭君别院已引进汉服体验、手工制香等新业态。

眼下,各地农文旅的探索脚步不断深入,乡村旅游客源竞争日趋激烈。农房变风景,如何可持续发展是要直面的话题,也是一份需要政府、企业、村民们多方合力的答卷。

--> 2023-11-13 农房变客房 老屋变“网红”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1254.html 1 焕新农居共享乡村游红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