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阅读提要
治理“高仿”诈骗,除了辟谣,应从维护公共部门公信力的高度,对此类犯罪活动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案例的通报曝光,加强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主体的反诈意识。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部委的有关部门,以及国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中核集团等多家央企,接连在官方平台发布“防诈声明”。此前,不法分子利用有关部委和央企权威形象,通过“高仿”权威机构和红头文件、钻热点政策空当等方式,对基层政府、企业或投资者实施诈骗。
“高仿”诈骗套路多样。无论是宣扬帮助申报专项补贴资金,还是吹嘘有政府背景,无论是以帮助融资为名行诈,还是自定义部委机构紧跟热点杜撰政策,“做戏做全套”,演技细节都过关。这些行为看上去“货真价实”,实则一步步挖坑,干扰政策落实和市场秩序,也侵害了相关主体利益。至于一些想走捷径的人,最终掉进坑里,由此带来的教训也很深刻。
“高仿”诈骗存在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源于基层和上级部门、相关政策之间的“信息差”。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来搭讪的可能是“李鬼”。信息时代,信息很值钱,一些不法分子由此动起了钻空子的心思。“高仿”诈骗者,有的是掐准了一些人的软肋,看到了一些领域存在的弱点;有的是精通角色扮演,玩演技,让部分基层单位、企业或个人对其深信不疑。这些骗术之所以能够得逞,既与有关方面在面对改革发展难题时,苦恼于难以找到有效办法的心理有关,也与相关信息在传导、接受上存在差距有关。在机构名称上增减几个字,在红头文件上做手脚,在一些政策里找缝隙,减少拼贴痕迹,没有“火眼金睛”,很难发现里面的“秘密”。
填补这种信息差,需要基层单位、企业、个人留心,在所谓的“机会”“好事”到来时,少一点头脑发热,少一点轻率冲动。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相关领域的运转,有其规范的架构,在如今这个时代,核实清楚相关信息,技术条件比过去好很多,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但这是安全之举、务实之举。情况不明时,多问几个问题,多打几个电话,多求证一下,这是应有的负责态度。
填补这种信息差,也需要上下联通,让信息的流通更顺畅、更及时,增加让“高仿”诈骗原形毕露的时效性。很明显,“高仿”诈骗被称为诈骗,那就涉嫌违法。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治理“高仿”诈骗,需要及时“打补丁”,也需要从长远出发填好“加固剂”。除了辟谣,应从维护公共部门公信力的高度,对此类犯罪活动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案例的通报曝光,加强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主体的反诈意识。
互联网时代,骗子可利用的工具很多,但查证与核实的方式更多,相关人士建议,可探索建立部委、央企等“国字头”单位统一的机构名称权威查询平台。种种防诈反诈的手段,最终需要汇流到法治的河流,让纸面上静态的“法制”,成为社会现实中动态的“法治”,才能为源头治理、系统防护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