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通讯员 张建设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正在照进现实。
追求稳产高产,是粮食安全永恒的主题。湖北是粮食主产省,今年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发布5种绿色高效吨粮技术模式,将挖掘现有耕地潜力、主攻粮食单产作为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眼下,秋收大幕徐徐落下,吨粮田无疑是丰收“实力派”,襄州、钟祥、洪湖等产粮大县示范推广的吨粮模式纷纷实现“亩产超过1000公斤”(详见本报10月23日-11月3日《乡村行 看振兴·荆楚吨粮档案》),为全省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吨粮田如何炼成?专家产量、典型产量如何转化为农户产量、大田产量?……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探访吨粮田,采访多位农业专家,详解创建吨粮田背后的深层考量。
一问
吨粮田有何“炼成秘诀”?
“创建吨粮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集成是基础。”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羿国香指出,从良田、良种到良法、良机,每个环节都要“步步到位”,才能最大限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羿国香谈到,纵观实现产量目标的“吨粮田”,无不是土壤肥力较好、农田灌溉设施齐全的田块,这与国家近年来重视耕地保护、加大投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密不可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本土化良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以小麦为例,湖北春季多雨,小麦易发赤霉病,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过去,农户多种植外地麦种,在本地抗风险能力弱,产量表现不稳定。“种子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才能呈现最好长势、发挥最大产量潜力。”羿国香表示,近几年,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进程提速,一批高产稳产、多抗、耐密植的农作物新品种陆续研发成功、投放市场。如今年襄阳麦玉吨粮模式创建示范中,表现抢眼的小麦新品种“扶麦368”、玉米新品种“黄金粮MY73”。其中,“扶麦368”由本土种企——湖北扶轮农业科技公司自主选育。下一步,各地还将进一步筛选、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进一步开展推广试验示范。
良种还需良法配。合理密植都是公认的粮食增产途径,但是密度过高,也会造成农作物出现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问题。目前,各地都在尝试不同的高密度种植方式。羿国香透露,他们将密切跟踪各地实验成果,希望能找到最佳种植效果的密度参数。
农机装备对粮食稳产增产的贡献率也不可忽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洪湖采访水稻“一种两收”吨粮模式时了解到,过去,由于机械收割损耗大,农民只能选择人工收割头季稻,费时费工。减损就是增产。如今,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通过机械优化改良、农机与农技深度融合,收割机可严格按照“回”字形路线行进,减少转弯和掉头,减轻对稻桩的碾压,损耗小、作业质量高,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粮食产量。
二问
典型产量如何转变成大田产量?
在我省三大主粮作物中,除水稻单产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小麦、玉米单产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我省在各地推广五大吨粮生产模式,累计推广1300万亩以上。真正实现“吨粮”目标的田块,仍以专家田、大户田为主。吨粮田的成功经验如何从专家田、大户田复制到更多大田中去?
“要理性看待吨粮田示范与大田平均单产之间的产量差。”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黄见良表示,影响粮食单产提高的因素有耕地、种子、机械、配套栽培技术和化肥农药投入等等。各地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所差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一半以上,部分区域灌溉条件有限,客观上导致粮食单产水平不均衡。这也进一步说明耕地保护、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除了“田”的差异,还有“人”的差异。黄见良指出,高产出也意味着高投入。当前不少地方都是“老人种田”,管理较为粗放,技术到位率不足。而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精耕细作”。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充分挖掘作物单产潜力。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不同于工业流水线化作业,有不少不可控因素。生产上遇到问题,机械化照搬技术指南不一定能够较好解决,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种植主体要求较高。
本报采访的五位成功创建吨粮田的大户,均是在田头摸爬滚打多年的种植能手,且乐于接受新事物,屡次参加各类农技培训,学习能力较强,基地机械化程度高。
黄见良建议,未来要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加强产学研合作,集成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技能,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粮能手,真正打通农业科学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辐射带动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
三问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吨粮田?
记者了解到,创建“吨粮田”早已有之。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就开始创建“吨粮田”。1992年宜城成为全省首个“吨粮县”,1998年襄阳成为全国第二个“吨粮市”。近年来,各地“吨粮”创建提速。如今的“吨粮田”,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要创建高效的吨粮田。”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坦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新粮食安全观下,粮食生产进入数、质、效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吨粮田既要算产量账,更要算效益账。如果为追求产量,过多投入人力、农资等生产成本,产出的粮食在市场上却卖不起价,农民很难有积极性,这违背了吨粮的初衷。
以水稻为例。随着育种科技进步,优质稻产量稳步提升、杂交稻品质逐步改善,水稻“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生产魔咒正在被打破。游艾青建议,进一步运用先进育种技术,加快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品种配套的合理密植栽培技术,进一步发挥优良品种潜能。同时,针对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薄弱环节加快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应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实难题。
农业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获得高产,也是目前吨粮田创建面临的又一挑战。黄见良指出,在“双碳”背景下,粮食增产绝不能走以前那种大水大肥的资源消耗型老路子,而是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推进轮作倒茬,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现农作物精准养分管理,以最小环境影响和生产成本,获取最大产量,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记者获悉,矮秆、抗倒伏、抗病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适合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的高产管理技术研发,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已被相关农业科研单位提上研究日程,有望尽早破题。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部署,下一步,我省将以部级大豆、玉米、油菜、小麦整建制推进县为支点,开展高产竞赛,集成推广全程机械化高产技术,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高产模式。加大投入,力争到2035年,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提升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深入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推进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应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在适宜地区开展集中示范。同时,继续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行动,集成应用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及水稻侧深施肥、玉米(油菜)种肥同播等高效施肥技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
科技到田,筑牢“耕”基,模式更新。“吨粮田怎么不会成为我们种粮人以后的常规数据呢?”一位种粮大户对吨粮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