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9日

City ride风行江城 “慢行友好”加力提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实习生 刘逸鹏

骑行爱好者从杨泗港大桥往龙灵山方向骑行。

骑行爱好者在环二妃山绿道骑行。

(图片均由PCG单纯骑行社提供)

作为年轻人“打开”城市的新方式,City walk(城市漫步)的火爆,让City ride(城市骑行)备受关注。

独特的大江大湖城市风貌,带给骑行者怎样的体验?骑行武汉街头,是否顺畅?打造骑行友好城市,相关部门如何发力?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江城多个骑行俱乐部,倾听他们的体验和呼声。

自行车成为“感知城市的触角”

“北八”是独属于武汉骑行圈的暗号之一。“北”代表地点,“八”代表时间,意思是“东湖绿道磨山北门,晚上八点见”。

如果把江城当下火热的骑行圈视作“江湖”,当你能用这个暗号接上头时,就算一只脚踏进了门里。

居住在武昌、洪山、光谷片区的骑行好手们,习惯于此时在此地聚集,然后驶向一个共同的目的地——郊野道。

今年7月刚入手人生第一辆自行车的李栗,便去尝试过。“那是不一样的东湖”,有别于绿道的其它区域,这里鲜有散步的行人,车链带动齿轮的咔咔声,破风而过的呼啸声,几乎是全部。

那一晚,她听到了擦过耳边的夏风,久违的虫鸣,还闻到了一种不知名的味道,“有水汽蒸腾后裹挟着植被的清香,当然也有土壤湿润的厚重。”李栗很确信,那一刻,她就爱上了骑行。

李栗说,她也曾担心,像其它运动一样,无法坚持。如今,已坚持骑行半年的她有了不一样的回答——骑上去,自行车会告诉你答案。

自行车几乎是每个人童年都会接触的玩伴,如今,它已经开始与城市催生出更鲜明的化学反应——变成“感知城市的触角”。

在某互联网平台上,关于骑行的内容早已超过百万,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骑行消费观察》显示,2023年1至8月,骑行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0%,骑行服、公路车和自行车配件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98%、58%和45%。

水边骑行,“顶级的享受”

在骑行者们看来,“友好”这个词在武汉具有两面性。

天气上,武汉的春秋时间较短,夏季闷热,冬天湿冷,梅雨季节雨水充沛,对于骑行而言,这种气候并不友好。但多湖的武汉,却有着其他城市无法媲美的环湖绿道设施。在PCG骑行俱乐部负责人王梦杰眼中,“骑行最顶级的享受,就是在水边骑。”

武汉的绿道建设于2012年起步,当时建设的第一条绿道,是东沙绿道示范段。之后,武汉编制了绿道建设十年规划,规划至2021年,完成总长2200公里的绿道建设任务。而今年年底,全市绿道总长预计将达到2317公里。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的绿道建设与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秉赋相结合,凸显出了环山、环湖、滨江的特色,并向“成环成网”逐步推进,在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绿道不断将城市道路、公园、社区等绿色空间串联起来,对引导市民低碳出行,享受慢生活,提升幸福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王梦杰的印象中,武汉的骑行氛围始于2016年。那一年,环东湖绿道正式建成开放。“不过,2016年到2019年,在东湖骑行的人远不像现在火热,多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同龄人往往只有一、两个。”王梦杰说。

现在不一样了,山地车、公路车、变速折叠车、共享单车几乎塞满了东湖绿道。针对因此产生的拥堵问题,东湖风景区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增补限速提示牌和减速带、安排保安值守巡查,加强提醒劝阻等。

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反映了武汉对于骑行的重视和友好。今年9月,武汉市举行2023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172万次,市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正在提速

周迪是土生土长的“老汉口”,在他看来,现在路多了、设施全了,但骑行的“畅快”感却降低了。十几年前,解放大道、京汉大道,串联20多公里的大马路,都是周迪熟悉的骑行主动脉。“现在要想在主城区骑车,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喇叭的催促声,突然消失的自行车道,甚至存在随时可能被逼停的风险。”

11月4日晚9点,记者沿沙湖路、武汉大道、途经岳家嘴立交,骑行至徐东大街。不到5公里的距离,被迫停下了4次。

在沙湖路沿线,自行车道成了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而骑行至麦德龙会员店(洪山店)门前,自行车道突然消失,在没有围栏的情况下,不得不与机动车道交会。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林建新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当前,不少城市的道路在规划设计时受“汽车本位”观念影响,关注焦点更多指向机动车的交通顺畅,并没有充分考虑行人和骑行者的出行诉求,导致自行车道间距设置不合理、连贯性不强、被挤占可能性高等问题。

针对这一局面,2022年,《武汉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发布,其中,重点强调要建设慢行友好城市,高标准改造历史街区和城市重点功能片区的慢行系统和静态交通设施,打造绿色出行样板区,各区每年改造完成非机动车示范路不少于10公里。

同年,武汉市组织编制了《武汉市高标准自行车道系统规划》,在整合现有绿道、非机动车道、主廊道基础上,提出构建“七环二十廊”的高标准自行车道网络。

今年9月22日,在2023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上,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向晖介绍,从2013年的后官湖绿道,到2016年的东湖绿道、中山大道改造,再到今年的慢行三年行动计划、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提质,武汉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正在提速。下一阶段,武汉还将规划建设更多更高品质的慢行廊道,如正在建设的东西山系绿道将横贯武汉历史文脉的核心区域,串联两江四岸和东湖绿道,进一步彰显武汉城市景观和文化。

--> 2023-11-0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0788.html 1 City ride风行江城 “慢行友好”加力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