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6日

关于第四届湖北改革奖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根据第四届湖北改革奖评选程序,在逐级分类推荐的基础上,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选领导小组审核、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等程序,评选出了第四届湖北改革奖40个拟表彰对象。

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拟表彰对象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请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反映问题请写明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受理单位:中共湖北省委改革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路268号

邮政编码:430071

联系电话:027-87231406

中共湖北省委改革办

2023年11月6日

第四届湖北改革奖拟表彰对象简介

项目奖拟表彰对象简介

1.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聚焦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发动群众、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系统谋划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系列文件。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推动13个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先行先试,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域党建联建,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健全党员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选取13个县(市、区)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我省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基层治理等经验在全国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2.完善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体制机制

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布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全国首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制度,实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有奖、转化人员有奖、承接企业有奖、技术转移企业有奖的“四个有奖”机制。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制订实施五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入选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名单。

3.省属国企重组整合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突出主业主责、注重国企功能、聚焦创新发展”的原则,采取巩固加强、创新发展、内部整合等方式,将28户一级企业整合为10户,做到了“一主业一主体”。组建长江汽车、湖北国控、湖北楚象等供应链公司,汇聚资源要素,促进供需对接。立足管好放活,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资监管体制重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省属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突出分类改革,以市场化取向推动国企经营机制变革,将省属企业分为市场竞争、金融服务、功能保障和文化四类,推进人员分类管理、企业分类考核、薪酬分类核定,构建以效益和效率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

4.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

将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一把手”监督的改革举措,出台《湖北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办法》,明确5个维度、15项重点内容和21个可获得、可刻度的标准,形成“5+15+21”指标体系。构建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各类监督信息贯通,为深入分析政治生态问题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工作闭环,推动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全覆盖自评,并对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上对下”评,组织集中研究、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加强成果运用、整改纠偏,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行业监管责任。

5.创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创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服务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全面推进。搭建综治中心“一站式”联动平台,打造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应急指挥“四位一体”的平台,省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做实综治中心“一站式”闭环管理,完善诉调对接、联动调处等多元化解机制,在综治中心实现调解、审判、仲裁、复议“一站式”解纷。完善综治中心“一站式”共治方式,建立多元调解队伍,广泛成立由政法干警、法官、人民调解员、信访工作人员、仲裁员、律师、“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调解团队参与调解。

6.用法治力量助推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法治的手段,助力破解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难题,以小切口、双组长、“两审两通过”等方式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成为推进高质高效立法的创新案例,也是全国首部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创新综合防治机制,条例用25个条款构建我省磷石膏全链条治理、综合性防治的制度框架,明确磷矿开采、磷化工清洁生产、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利用、贮存等各环节监管重点,促进一体推进磷石膏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和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条例实施,坚持“一款一策”,逐条明确实施的责任单位、实施期限、任务目标。全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在我省召开。

7.全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

围绕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省实施“323”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将攻坚行动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市州党政班子考核范围,统筹多方资源实施重大疾病筛查项目,建立部门联系点制度,在15个县区开展试点。构建专家领衔、系统联动的防治体系,组建7个专病防治中心和1个管理办公室,成立由院士领衔、医学领军人才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省市专家纳入防控体系。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控模式,实行“防、筛、管、治、研”一体化推进,将临床可诊断、治疗有手段、财政能负担的疾病筛查技术列为公共卫生措施。

8.持续创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机制

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工作成效连续三个年度(2019—2021)被国家考评为优秀等次。建立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年度一评估“三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对市(州)工作成效开展考核,系统施策,统筹推进。创新重点领域攻坚举措,紧盯大气污染防治、长江高水平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治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创新举措,基本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及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在长江干流等19个重点流域建立跨市流域联防联治机制,推动17个市州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9.鄂州花湖机场探索打造智慧、平安、绿色、人文“四型”机场示范路径

鄂州花湖机场是中国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在全国民用机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该项目创新成果向全行业推广。创新机场建设方式,深度运用BIM技术同步打造数字孪生机场,实现“按模施工”,打造智慧机场。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安全态势评估分析、风险隐患甄别排查、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在全球首次实时采集机场跑道信息,实现飞机荷载与道面安全即时反馈,打造平安机场。转变能源应用模式,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规模化应用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打造绿色机场。优化服务管理体系,为旅客提供“一站式”的业务办理服务和“一键式”的信息精准推送,打造人文机场。

10.创新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推进机制

发挥湖北作为农业大省的比较优势,按照全链条发展思路,创新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推进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落实一名省级领导任链长、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专家团队支撑、一笔专项资金扶持的“5个1”工作推进机制。启动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出台一份意见、一份工作方案、十个实施方案,出台土地、金融、财政等支持政策。实施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数字农业信息化工程、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工程、品牌培育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打造知名品牌。

单位奖拟表彰对象简介

1.襄阳市委政法委

以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抓手,统筹推进社会治理领域各项改革,取得良好成效。襄阳市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称号。实施市域社会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十大工程,“轻微犯罪相对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改革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创新经验,“一网解纷”矛盾化解改革被评为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社会治理品牌。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了汉江流域执法司法协作机制,主动推行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改革,深化政法“放管服”改革,建立破产案例政府与法院联动机制。

2.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干部任免综合室)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完善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为重点,持续深化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落实省委重大改革部署,扎实抓好城市社区书记事业岗位管理改革,配合省委编办完成国防动员、综合行政执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改进干部实践锻炼机制。积极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政治素质识别评价机制,完善《干部任用条例》系列配套制度,建立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机制,系统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力推进干部激励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起草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推动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有力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3.谷城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小切口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全覆盖、多元化、一站式的县级综合调解中心,做实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实现法律服务线上线下互动、县乡村“三级互通”。集成化推进殡葬综合制度改革,全域规划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推动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县级直管,建设乡镇为老服务综合体和村级驿站,依托智慧服务平台实行“六助一护”,建立养老服务消费引导补贴机制。

4.随州市农业农村局

积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随县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探索推行种粮“双订单”模式,推行香稻供种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供种合同,稻米加工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加价收购合同,组建种粮一体化联合体,实现种粮优质优价。通过推广“双订单”模式发展“随州香稻”80万亩,收购价格平均每斤高0.25元,每亩可增收280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创办镇级“种田公司”、改造升级村级供销站点“三级服务体系”,破解“田没人种”“田种不好”“种田不赚钱”难题。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党建引领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夯实基层基础、优化乡村治理和推进“三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形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5.宜昌市生态环境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22年宜昌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以改革创新促进精准治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出4个重污染天气频发时段,实行超前预警、错时生产。推行秸秆闲置地挖坑沤肥等就近处置方式,建成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创新“生态环境+”的监管执法模式,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以改革创新促进科学治理,探索“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被确定为国家试点之一。深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实行流域水质改善情况与生态补偿资金、磷矿开采指标分配“双挂钩”。探索建立长江、清江、香溪河跨市州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出台《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流域综合执法体制,设立宜昌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6.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坚持以“微改革”服务大民生,先后获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深入推进劳动力要素配置改革,迭代升级“新黄石人”计划、组建区域用工联盟,黄石成为全省人口净流入、全国区域性打工目的地城市。深入推进多层次社保体系改革,开展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探索新业态技能培训新机制,入选全国工伤预防、全国新业态新模式技能培训等重点联系城市。深入推进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无欠薪”城市创建,打造“安薪工程”“五端维权”等特色品牌,入选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试点。

7.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

积极谋划并推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部委批复支持在鄂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科技金融改革、绿色产业发展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试点。系统谋划总体布局,研究起草了总体规划、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等综合性文件,将湖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变成可执行、可落地的实施路径。推动建立部省联动、区域协同、省市共建等机制,打造全国首个国家科创中心建设交流研讨平台,组建武汉科创中心建设专班,凝聚多方工作合力。完善过程管理机制,将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建立会商、调度、通报等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和权威第三方机构成效监测评估机制。

8.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

深化绿化观念、模式、技术等改革创新,助推长江高水平保护及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起草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林业实施方案,推进“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建,推动国土绿化由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由扩绿增量向攻坚提质、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变。推动绿化模式创新,推进技术标准化、树种乡土化、组织工程化、投入市场化等“六化”造林新模式,将科学、生态、节俭理念贯穿全过程,工程造林占比超80%,造林成活率超90%。研究起草推进林业碳汇实施方案,强化森林“四库”功能,服务“双碳”目标,推动新建省级森林城市10个、森林城镇77个、森林乡村446个。

9.咸宁市财政局

以“四个变革”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积极探索更好发挥财政职能服务发展和民生的有效路径。深化理念变革提升治理绩效,将大统筹、大监督、大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全过程,推动财政治理向绩效型、规范型、服务型转变。深化效率变革提升营商绩效,“免申即享”改革全市推开,财政90%经费“免申即拨”,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土绿化项目入选全国试点示范。深化机制变革提升监管绩效,建立完善运转类项目“区间标准”体系、“六度”挂钩、财政监督指导员等机制。深化方法变革提升队伍绩效,建立机关绩效考评体系,探索人员“大统筹”、科室“小统筹”工作法,营造担当作为浓厚氛围。

10.荆门市医疗保障局

紧紧围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任务,探索形成全员覆盖、多元筹资、公平公正、充分保障的长护险体系。坚持将公平公正贯穿长护保险运行始终,建立一整套参保均等、筹资均等、待遇均等、评估均等、定点均等的均等化管理机制。推进多元化筹资机制创新,首创长护险资金筹集“三步走”,从医保基金、财政资金、按比例补贴,到医保基金、财政资金定额补贴,最终实现医保基金完全退出,真正独立成为“第六险”。推进规范化管理机制创新,统一规范全市护理人员服务行为,实行护理机构三级分级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长期护理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建立护理服务积分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化经办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网络系统、缩短申办时间、减少申办资料、增设线下网点等方式,不断提升申办服务效率。

企业奖拟表彰对象简介

1.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内红外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在重点领域多次取得技术突破,拥有500多项专利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全产业链科研生产布局,红外探测技术达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水平。持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设立高德学院,持续选用、培养高层次研发人员,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2.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中国制造业500强、轻工业百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导产品冰箱压缩机销量连续3年全球第一。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在巴西建立冰箱压缩机行业首个海外研发中心。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东贝牌”压缩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的第6代“VBF超高效”变频压缩机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成功研发制冷温度-86摄氏度压缩机,实现-200摄氏度超低温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申请技术专利328项,荣获省级科技奖5项,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新激励评价机制,采取关键岗位竞聘上岗、研发项目“揭榜挂帅”和设立新产品开发奖、专利奖、产品革新奖等方式,激励员工形成争先创优氛围。

3.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连续八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成功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牵头组建湖北三峡实验室,实施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磷石膏重大科技专项,电子化学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芯片用高选择性蚀刻液填补国内先进制程空白。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循环经济,按照循环化发展思路打造产业集群,通过物料平衡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创新市场化融资和激励机制,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发起成立2只产业基金,参投的共同药业等多家公司已成功上市。实施股权激励,成为湖北省第二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

4.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坚持以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持研用一体推动技术创新,成立万润技术学院,与华科等高校合建研发中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余项,研发国内首款聚阴离子型钠电池材料,布局7大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新能源材料迭代升级,被科技部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搭建碳管理体系,年减排速率达12.5%,率先建成磷酸铁—磷酸铁锂一体化零排放工厂,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链式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推动形成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5.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贯彻省委关于搭建供应链平台的部署,探索“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终端+服务”的发展模式,荣获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等荣誉。聚焦解决传统小龙虾交易市场杂、散、乱问题,建成集收购批发、检验检疫、冷链仓储、孵化培训、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最大小龙虾交易中心。搭建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全国首家小龙虾电商交易平台“虾谷360”和物流服务平台“虾谷快运”,建立全国唯一的小龙虾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落地配服务网点1200多个,覆盖城市600多个,实现4至16小时全国可达。制定《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小龙虾电商交易、配送规程》等标准规范,填补小龙虾交易流通领域标准空白,为中国小龙虾产业提供潜江标准。

6.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

该公司是我国云母绝缘材料行业标准制定者,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体系,组建平安电工实业有限公司,搭建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立基础理论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数字化建设创新体系,云母纸等20多个产品技术居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制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6项,搭建行业首创MES系统,推动尾料、边角料重复使用,将云母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加强技术创新,特种云母板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万米无断头耐火云母带结束了国内重大领域用特种电缆依赖进口的历史,取得中国云母电工行业第一张云母硅晶发热膜研制等多项“第一”成就。

7.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该公司专注于储能与动力电池制造,持续推进锂电池技术创新,获得国家绿色工厂、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实施智造创新,致力于构建“黑灯工厂”,实现局部无人运作、自动上料、自动装配、自动检测及全工站数据采集。实施激励创新,制定《知识产权奖励制度》《项目激励制度》,建立“股权激励+评级激励+奖项激励+津贴激励”的创新激励体系。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设立亿纬研修院,与武大共建湖北省锂电池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共建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一流通讯设备厂商定制工厂,进入国际一流乘用车企供应链。

8.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家标准“塑料泡沫聚乙烯试验方法”的主导制定单位,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30多项称号。加强技术攻关,率先在国内推出“高性能超薄型聚烯烃”泡棉,替代进口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51项、国内领先科技鉴定成果6项、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18项。树立行业品牌,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共同完成国际先进成果1项。核心产品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产品出口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9.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推动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债务风险成功化解,实现持续盈利并保持较高增速。健全完善治理机制,设立合规运营部负责董事会建设,对经理层人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内部大监督格局。开展“总部机关化”整治,建立管理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机制,实施“产业+专业”生产管理,推广“小部门、大车间、短流程”模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致力科研推动转型发展,高标准建设集团研发中心,组建13个实验室,面向全国选聘行业顶级专家,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加快形成多区域产业布局和多元化产业结构。

10.湖北黄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致力打造区域商贸流通多功能服务商,从一家500多名员工的独立商场,发展成为拥有250余家门店、万余员工的集团公司。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党委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打造供应链龙头,推动“购物中心+综合超市+乡镇超市+社区惠民店”矩阵式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物流”全渠道流通模式,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完整商贸服务体系。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开发“黄商鲜”“舒万家”等系列自有品牌,得到广大群众普遍认可;成立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打造“黄商人”成长梯队。

--> 2023-11-06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0304.html 1 关于第四届湖北改革奖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