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霄寒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既是对教育数字化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劳动教育全面焕新、质效共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厘清“温暖”与“冰冷”、“主要”与“次要”、“打破”与“重构”之间的关系,从文化精神、创新创造、学科融合三个维度描绘劳动教育新图景。
厚植文化根基,破“冰”取“暖”,培育“理性高效”的劳动精神。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凸显劳动的人文精神温暖,又要精准把握其科学、多元、高效的特征和文化新内涵,将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等精神素养融入智能劳动教育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实践创造之中。高校要坚持文化为“魂”、技术为“器”、育人为“本”,让劳动文化赋予技术以“情感”和“温度”,弱化数字工具的“冰冷”,提升劳动教育的“温暖”。通过发挥全场域VR/AR+、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将红色文化、工农模范事迹、父辈奋斗经历等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融入劳动教育中,形成科学客观、睿智理性的劳动文化感悟平台。结合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智能劳动实验室和工作坊,既有集体性的学习训练,也有个人预约式的兴趣体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智能劳动技能。在智能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价值性,将“暖性”的劳动文化精神厚植于劳动教育全过程,培育“有理有情”的新时代劳动精神。
深化创造引领,守“主”环“次”,紧握“创新创造”的劳动主线。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型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开辟了劳动教育应用新场景和平台,促进了教育内容的可视化、交互化、智慧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家校共育”等模式多向延展,虚拟劳动、共享劳动、远程劳动等非典型劳动形态日渐普及。面对百花齐放的劳动教育形式,高校必须坚持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主”,增加略显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工程设计、科技实践、发明创造”等内容分层融入教育教学中。深度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加强价值观引领,深化学生对创造性劳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开发创造性劳动思维,掌握创造性技术技巧。生产劳动、虚拟劳动、人机协同性劳动等为“次”,要通过打造多元化劳动实践平台,构建多模态虚实交互的智慧课堂,激发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内驱力,做到“主次”有序。
促进学科融合,以“破”促“立”,构建“复合多元”的劳动生态。智能时代的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特征正在重构教育生态。技术赋能下的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打破学科壁垒,将劳动要素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实现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迁移。高校必须坚持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智能工具的作用,将专业课程中的前沿知识、理论和实践问题更生动呈现、更巧妙破解,以解决真实的、深层的专业问题为导向来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坚持劳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构建数字劳动学习场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重视家校社的融合协同,关注“教劳结合”“体脑结合”“学科交叉”等,从而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复合多元的劳动教育生态圈,为社会发展培养掌握智能技术、拥有交互思维与创造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