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阅读提要
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推进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天花板”效应。想突破就不能自我设限,边界就是用来打破的。不交叉、不融合,很难发现“新大陆”。
近日,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专业上“新” 看学科之“变”》,捕捉我省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新活力。
湖北是科教大省,高等教育的气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科教大省的气象。细看报道中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特征,很明显的一点是,抱负大、追求高,连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要求。
学科交叉融合是带着鲜明的时代演进特征而出现的大趋势。从全球看,据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超过1/3。从全国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技界出现过一波“加强软科学,发展交叉科学,提倡学科交叉”的认识热潮。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是第一次全国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上,钱三强先生的那次著名演讲,题目就是《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那个年代,北京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设置开始体现交叉性,比如科技情报学、微电子学、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等。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不同的形态和面貌嵌入国家发展大势,融入全球创新浪潮。
当今时代,全球科技创新更加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学科设置如果不能因应时代变化,不能及时调整更新,很可能与发展需求、现实情况“脱节”。如果学科建设还固守“一亩三分地”,不能突破故步自封的心态,不能接受单一学科思维之外的思维,一方创新之池就可能变成一潭死水。
梳理这些年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创新所作出的深刻论断,比如,“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不难看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时髦,不是因为别人在做我们也要做,而是因为创新没有止境,很多新前沿、新产业、新业态的问题,很难用单一学科或专业技术加以解决,它们会不断地向学科优化发出信号,向学科交叉融合“派单”。
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推进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天花板”效应。想突破就不能自我设限,边界就是用来打破的。不交叉、不融合,很难发现“新大陆”。20年前,潘建伟团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时,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这并不现实。如今,我们看到,“墨子号”“量子‘京沪干线’”“九章”等我国乃至世界量子科技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成果相继诞生。这里面,学科交叉融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国内第一个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团队成员中,做理论物理研究的博士后出站人员,转行做起“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还有其他体系化、高层次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等等。这些举措为中国量子信息何以自强不息给出了答案。
交叉融合点,是难点、堵点,更是创新点、突破点。现实中,学科交叉融合并不简单。哪些学科能够交叉、如何融合?不同学科之间怎么从“没有共同语言”转向“心有灵犀一点通”?真正的交叉融合不是貌合神离,不是简单拼凑,不是浅尝辄止,而是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评审机制,健全评价体系,使其成为创新高原上挺立更多高峰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