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展戏曲大省靓丽风姿 看传承发展最新成果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展演落下帷幕

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

汉剧《夫人城》

黄梅戏《舞衣裳》

10月30日,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最后一场展演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上演,伴随掌声与欢呼声,展演的大幕缓缓落下,十余天精彩地方戏曲艺术盛宴留给观众一段难忘的金秋时光。

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以“戏曲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主题,全面展示近年来湖北地方戏曲优秀成果。“戏码头”武汉展演了来自全省16个市州27家戏曲院团的20台剧目演出,涵盖19个湖北地方戏曲剧种,可谓好戏连台。


19个剧种登台亮相


湖北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此次艺术节,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阳新采茶戏、文曲戏、随州花鼓戏、湖北越调、荆河戏、梁山调等19个剧种剧目精彩亮相,全面展示湖北戏曲魅力。

由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省文联主席杨俊担纲主演的新编黄梅戏《舞衣裳》,以华丽的盛唐气象与诗意的人文气息,拉开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大幕,亮相即有碰头彩。“以前觉得古装黄梅戏似乎看不出年代,但这出戏的唐风实在是美,现场感受到国潮风韵。”“《舞衣裳》完全破除了我们对戏曲人物的刻板印象,立意挺现代的,跟年轻人不脱节。”观众们如是说。

作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荆州花鼓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次艺术节上,荆州花鼓戏《米爹》《老家》《襄河岸边》,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当代乡村风情图;荆州花鼓戏《红荷》以新颖独特的视角讲述红色传奇。随州花鼓戏《随国金声》、襄阳花鼓戏《水镜先生》等新编历史剧目,让观众耳目一新。

具有鲜明十堰方言语韵特点的郧剧《樱桃红时》,收获一批新粉丝。十堰市艺术剧院负责人介绍,《樱桃红时》为该院继《王家女婿》《黄连花开》后推出的又一大型原创郧剧,该剧目先后入选了2022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2023年度湖北省艺术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等。

远安花鼓戏《沮水风流》舞台上,插秧、洗衣、打扬尘、腌腊肉等一幕幕农村生活场景,带着田园的烟火气;楚剧《我爱我村》的故事取材于咸安区吊瓜产业基地,“吊瓜情缘”“巡逻结缘”“桂花村探访”“村湾夜话”四段故事让观众近距离了解现代农村生活。

本次展演有三台新创小戏、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是艺术节的热门场次,武昌观众李峰带着父母一起走进湖北戏曲艺术中心观看,“一场演出既能看汉剧《宇宙锋》的经典选段,又能看到从没看过的提琴戏,父母也很喜欢。”


名角新秀相映生辉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名角大腕竞相亮相地方戏曲艺术节舞台。

大型历史题材汉剧《夫人城》由著名剧作家罗周执笔,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汉剧大师陈伯华第五代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荔领衔主演。纯正的汉剧唱腔,灵动的舞台表达,书写了三国女性人物孙尚香传奇的一生。王荔在剧中的“比剑”表演,在戏曲的身段中融入了武侠剑法和交谊舞元素,愈显柔情蜜意。专家们评价,《夫人城》将民间传奇趣味性和历史正剧思辨性相结合,为民族戏曲创造了一个具有美学意义的、独特的孙尚香形象,体现了汉剧艺术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余维刚主演的新编楚剧《杨乃武》让奔着角儿来的戏迷们大呼精彩,余维刚一段如泣如诉的“今夜不谈冤枉事”经典唱段征服全场观众。楚剧生行的代表性人物李雅樵曾主演《杨乃武与小白菜》,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今夜不谈冤枉事”的经典唱段,新编楚剧《杨乃武》在保持楚剧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声光、舞台美术、服装造型、音乐配器等现代元素进行了再创作,老戏迷冯峰说:“余维刚老腔新唱且不失其宗,非常好!”

荆州花鼓戏《老家》演出时间为工作日下午,仍吸引了众多观众。剧中英子的扮演者曾菊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不少老戏迷就是冲着曾菊来的。

同名家一起引人注目的,还有舞台上洋溢的青春气息。原创大型现代楚剧《淬火》是我省庆祝建党百年重点剧目之一。省戏曲艺术剧院指导省实验楚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一起完成角色塑造,以青春的面孔演绎出了光彩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的充分肯定。楚剧人唱楚剧人,现代戏展现代风,整部戏既饱含传统楚剧神韵,又有一定现代元素。

阳新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于力量相对薄弱的县级剧团而言,创排剧目、培养人才并不容易。”阳新采茶戏《富川霜叶红》导演陈兴旺说,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创排了多部剧目,也培养了一批人才,此次担纲主演的男演员明正文年仅19岁、女演员石莉年仅17岁,“我们想向观众表达,最年轻的一代人可以把阳新采茶戏唱得很好,传统戏曲离我们很近!”

2016年,我省开办楚剧、汉剧、黄梅戏定向班,按照7年制模式系统培养157名戏曲新苗。本次戏曲艺术节上,这批“戏苗子”有的担纲主演折子戏,黄梅班所有“戏苗子”全部亮相开幕大戏《舞衣裳》。


传承创新正在路上


竹溪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带来山二黄剧《青春何恐》,担纲主演的李鑫是位“00后”,全剧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1岁。观众们反馈:“当年革命先烈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年轻演员们演绎,很有感染力。”

文曲戏起源于武穴和黄梅交界的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文曲戏的声腔由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系统为主和八十多种曲牌小调组成,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此次艺术节舞台上,文曲戏《广济往事》的音乐得到观众认可。年轻观众马清清说:“这部戏融入了不少抗日救亡歌曲的素材,配乐就在讲故事。”

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无论是音乐、唱腔、念白,还是舞台、服装、妆容,无一不展示了黄梅戏流传百年的独特魅力。全剧更是融合了“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黄梅的文化韵味。“这部剧也是保护黄梅戏源头黄梅采茶戏,创新黄梅戏艺术的重要举措。”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剧再现了黄梅采茶戏与黄梅戏的血脉关系。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期间,针对每台参演新创大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剧目参演单位负责人、主创主演人员等召开剧目研讨会,帮助剧目进一步打磨提升,不断提高艺术水平。10月21日,“打造湖北戏曲强省——戏曲新生代创新传播湖北地方戏曲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湖北戏曲界专家、高校学者等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戏曲数字化发展与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戏曲新生代创新传播湖北地方戏曲的实践路径。

艺术节期间,湖北省文艺院团长培训班、全省文艺院团和剧场运营管理培训班、湖北省戏曲演员骨干人才能力提升班相继开班,为我省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10月23日,2023年湖北省文艺院团长培训班迎来结业仪式,93名来自全省戏曲、歌舞、话剧、曲艺、杂技等各艺术门类的院团长学员,收获了提高创作水平、开拓演出市场等方面的新知,满载而归。

10月20日晚,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优秀展演剧(节)目走进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武车社区,拉开艺术节优秀剧目“五进”活动的序幕。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还向艺术节期间外地来汉游客提供特惠票价观演或免费观演福利,不断提高艺术节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扩大了艺术节影响力和辐射面。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颁奖晚会暨湖北省中青年艺术人才新人新作展演将于11月中旬举办。

--> 2023-10-31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展演落下帷幕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9340.html 1 展戏曲大省靓丽风姿 看传承发展最新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