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张宵祎 通讯员 闫丽 张子纬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特别是年轻人。
近3年,老河口实施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工程(简称“两回两带”工程),共吸引1378人返乡创业,其中“80后”“90后”占一半以上,约700人,投入资金20多亿元。
把握时代机遇,投身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带回了资金、技术、市场,在家乡大显身手。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老河口,感受这些返乡创业者的奋进脉搏。
乡村振兴蕴含机遇
10月19日上午,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徐家滩村,29岁的艾源振沿着水池挨个检查水蛭生长情况。
去年,从未搞过农业的艾源振决定回乡养水蛭时,家里人都“傻眼”了。
“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你咋还往村里跑?”“你从没搞过养殖,能行吗?”
面对各种质疑,艾源振没有放弃。
艾源振于2016年退伍后一直在外经商,开了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22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他的生意也受到影响,萌生了转行念头,四处寻找新的业务。
有一次回老家,街道办干部向他介绍了“两回两带”工程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邀请他返乡创业。艾源振有些心动,决定去看看。
他走访发现,村里水资源丰富,养鱼的人不少,运输车能开到田间地头,水产发展基础条件好。其间,他对一家养水蛭的合作社产生了浓厚兴趣。
“没想到水蛭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功效,在市场上很抢手。”随后,他前往潜江、荆州等地,考察了2家合作社,详细了解养殖技术、市场前景等,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他向父母亲阐述了回乡的理由:做生意要看“风口”,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个人一定有机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养水蛭市场空间大。
2022年5月,艾源振回村流转30亩土地,养殖100万尾水蛭。经过一年努力,水蛭长势良好,产品基本被预订,预计销售额可达200万元。“回农村,搞对了。”艾源振信心十足,决定明年再扩建20亩。
在老河口,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还有很多。
地处引丹灌区旁的袁冲乡夏诗荷雨村原是省级贫困村,通过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风景如此美丽,如果再打造一批特色民宿,一定能吸引游客。”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85后大学生童俊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从武汉辞职,怀揣着梦想,帮村里建起11栋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民宿群——丹丘觅境,引爆了乡村游。
老河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凌志表示,“80后”“90后”返乡创业者多是高学历,在外闯荡后,有了很强的创新思维和一定的社会阅历,能够更好承担创业压力和风险。虽然此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从事过农业,但近几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潜在机遇,敢于放手一搏,成为了返乡创业最活跃的群体。
争当产业带头人
10月20日,老河口市洪山嘴村,“80后”胡冬子骑着电动车来到果蔬大棚忙活。大棚内,无花果挂满枝头,葡萄长势喜人。
这片面积32亩的大棚基地,是洪山嘴村打造的“两回两带”创业基地核心区。
村党总支书记杨飞介绍,2021年7月,村支两委将多家农户分散的32亩土地集中流转,建果蔬种植产业园。由于投入较大,农民都不敢参与,大棚基地一度闲置。得知胡冬子在广东做水果批发生意,颇有实力,便邀请他回乡投资。
胡冬子回来一看,立马动心了。“村里把土地、大棚都搞好了,只需投钱即可。”他说,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好水果在大城市供不应求。自己有资金,又有4家水果门店,销路不愁,值得一试。
随后,他奔赴浙江、山东等地考察,决定种植都市年轻人喜欢的黑珍珠葡萄、无花果、草莓等俏销水果。2022年,胡冬子投入100万元进驻基地,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种植一年,水果不仅在自家门店销售火爆,还吸引丹江口、谷城等周边县市的市民前来采摘,逐渐形成一个观光采摘基地,年销售额超过60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
胡冬子现象引起大家关注,有12位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回村里,累计投资600多万元发展有机果蔬采摘、民宿、农家乐等,创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无独有偶。在深圳做珠宝设计的80后陈诚,发现老家袁冲乡的香瓜,因红粘土土质和昼夜温差大等口感独特,但农民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没有形成规模种植,竞争力不强。
他回来后,投资数百万元,流转400多亩土地种香瓜,从外地请来高级技术人员,建立技术实训营,带动农民种植香瓜近4000亩,获得“袁冲香瓜”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从事电商生意的汪琴琴回到老家仙人渡镇茹家湾村,将老居民屋改造成精品民宿,种植300亩贝贝南瓜,打造集研学、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教育旅游营地……
老河口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80后、90后返乡创业者有资金、技术、销售渠道,他们紧紧结合老河口的生猪、牛羊、特色水产、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和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谋划项目,共计投资20多亿元,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强劲活力。
据介绍,老河口连续3年举办返乡创业大赛,50多名“80后”“90后”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带头人。
政府“帮一把、送一程”
10月21日,薛集镇王堰村,李旺秋正在给鲤鱼投料。
李旺秋此前在洛阳做水产批发生意,去年回来养鲤鱼。因水库水质好,鲤鱼十分畅销,还带动周边7位农户跟养。今年8月,他决定扩大规模,新增300亩鲤鱼养殖基地。
这样一来,就需要新增300台增氧机,而原有的变压器负荷不够,必须新安装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费用30万元。
镇政府得知此事后,召开专题协调会,电力部门将该项目纳入农网改造范畴,变压器全村共享,李旺秋不用承担1分钱。3天后,新的变压器安装到位,李旺秋和村民们喜笑颜开。
创业肯定会遇到各种难题,需要政府“帮一把、送一程”。
老河口市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对返乡创业者实行“一对一”服务;各乡镇(街道办)制作《投资项目超市建议目录》,搭建渔业产业园等15个平台,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出台支持“两回两带”32条,从10个方面进行帮扶;落实融资贷款、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政策,疏通创业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今年,返乡创业者余金良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按时向客户供货,十分着急。张集镇党委立即与农商行对接,为企业发放全市首笔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贴息贷款2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截至今年9月,老河口帮助返乡创业者累计解决各类诉求830多个,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04笔,贷款金额4.25亿元,财政贴息1401.9万元,其中,3家返乡创业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