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阅读提要
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范围扩大了,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得到提升,从盯着“某个点”到处理“整个面”,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为办好“一类事”提出更全面、更有效、更长久的解决之策。
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较于第一批主题教育,第二批主题教育直面基层和群众,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更复杂、更具体。突出一个“实”字,就要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解决“一件事”是基本要求。从人居环境到交通卫生,从子女教育到医疗保障,各个领域的细枝末节,构成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拼图。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实实在在的,也是由一件件具体的事组成的。很多时候,“一件事”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翻材料、看资料就能发现的。直插群众生活一线、直抵火热实践现场,才能打捞出最真实的声音、捕捉到最殷切的期盼,排个轻重缓急,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应当注意的是,不能狭隘理解“一件事”。基层覆盖人群广,各类问题庞杂,有一个人的“一件事”、一群人的“一件事”、一个村的“一件事”等等。人没有三头六臂,解决“一件事”,不能陷入事务“海洋”,左支右绌,要能拎出线头,通过层层咬合、层层配合,形成解决各种“一件事”的有效机制。
办好“一类事”是应有的追求。墙面上的油漆脱落了,是简单地重新刷漆,修复表面问题,还是查找脱落的深层根源,全面解决问题,实现长久改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现实中,不少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一时间解决到位了,又可能以新的面目和形式再现,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简单来说,解决“一件事”与办好“一类事”,前者是基础版,后者是升级版。升级体现在哪里?对问题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能力,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本领,推动解决问题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水平。办好“一类事”,既需要了解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通过解剖“麻雀”探清问题本质所在,也需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延伸开拓,以个性问题的解决带动共性问题的解决。
办实事不能就事论事。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范围扩大了,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得到提升,从盯着“某个点”到处理“整个面”,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为办好“一类事”提出更全面、更有效、更长久的解决之策。办好“一类事”往往意味着思路、举措、机制、方法的优化完善,很多时候不可能只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来完成,需要上下协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同题共答、破解难题、寻求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