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姝满
访谈嘉宾
董振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阅读提要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在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路径,三者是有机整体,要贯通起来看、联系起来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记者: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时,着重强调了三点: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这三点。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董振华:“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在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人类文明多彩多姿、多元并存,各种文明都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创造的,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一切有未来的文明都是开放包容的文明,在开放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中,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一切开放包容的文明都是具有文化主体性的文明,能够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中,既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又能生生不息,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就是创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做到“守正”与“创新”的内在统一,才能不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有机整体
记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既有各自相对应的具体要求,也有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科学把握三者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董振华: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有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也有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还有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等等。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一脉相承,是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升华,发展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又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不同”“多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开放包容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做到返本开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和“创新”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返本开新,从而永葆中华文明创新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路径,三者是有机整体,要贯通起来看、联系起来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记者: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需要展现怎样的新气象,实现怎样的新作为?
董振华: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我们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奋斗的强大武器。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进一步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最大限度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切实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在“七个着力”上不断下功夫。我们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