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四力”齐发 打好亚运攻坚战

——湖北日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全媒报道手记

2023年10月8日 8版

2023年10月7日 8版

扫码看专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张诗秋 时龚 胡雨薇

2023年9月20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前线报道团队一行四人奔赴杭州,开启了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前线报道的征程。在持续20天的日子里,前线报道组累计撰写稿件80余篇,拍摄短视频近60条,图片80余组,其他发表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快讯更是数不胜数,圆满完成了本届亚运会报道任务。

报道组成员在采访亚运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令我们获益匪浅,进一步锤炼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脚力

勤能补拙 广撒网总有回报

报道国际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赛多。与之相对应的,前方记者最常说的词就是:忙。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成功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因而赛事的密集程度和记者的忙碌程度也呈常规状态。以媒体村为圆心,半径37公里的杭州赛区内有20多个场馆。在不到20天的正式开赛时间内,每天都有数十场甚至上百场比赛,每一个时间点上都可能有十几场比赛在进行。高密度下,前线记者不愁无比赛可跑,只看你的脚力能支撑跑多少场。

经过几天摸索,前方报道团队综合赛场距离、交通等情况,得出了一些基本判断——

对于文字记者,一天赛事极限为3场,即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奔赴一个赛场,写稿靠见缝插针。

而对于摄影记者,一天极限为5场,但要完成任务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摄影记者时龚在前线的20天内,在媒体村及媒体中心两大官方餐厅吃饭不到10次,其他时间基本都是靠着比赛场馆为媒体记者提供的面包点心充饥。

也就是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我们才能见缝插针地不错过一个好新闻。时龚在网球场蹲守,拍到了韩国选手破防摔烂拍子的第一手照片。郭晓明在极少人问津的七人制橄榄球场,采到了阿富汗橄榄球队长“能在阳光下打球,我已不能要求更多”的心声。张诗秋9月24日6点出发,赶赴几十公里外的富阳水上运动中心,采访杭州亚运会首金和湖北首金。第一次出战大赛的胡雨薇带病坚持连轴转,拍摄、采访、剪辑一把抓,守到了《王霜狂飙武汉话》这样的高流量作品——视频播放量达111万多,点赞量逾2000。

眼力

博采众长 时刻有可学之处

在持续高强度的采访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大量同行,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方法。

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拍摄体育明星相关视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以往的采访中,由于现场人员密度不高,通常只用手机拍摄就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但到了亚运会赛场上,一名运动员身前往往有两位数以上的记者采访,场馆内还有相当可观的环境噪声,因此,无线话筒等“技术装备”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开始,我们采取一手持手机拍摄、一手持话筒收音的做法,这种方式极易影响手机拍摄效果。于是,我们借鉴某些电视同行的成熟做法,在条件许可的场合与运动员协商,请他将话筒别在运动服上,既能完美达成收音效果,又能解放一只手和部分注意力。

摄影记者时龚则另有收获。作为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向来自诩出片速度不慢的他,这次在与日本同行的速度比拼中落了下风。经过沟通交流,他发现其中窍门:原来日本记者利用了相机的自带功能,直接在相机里就完成对图片的初步剪裁。

脑力

开动脑筋 苦干仍需用巧劲

亚运赛场众多,形势多变,对前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琢磨、多想对策成了必备素质。

按照常规,赛后运动员会通过混合采访区接受媒体采访。这是记者可以直接接触到运动员的最好机会,大多数令人印象深刻的采访都是发生在这里。但每个场馆情况不同,有的混采区人满为患,有的则距媒体看台非常远,前方记者必须想办法一一解决。

杭州奥体中心篮球馆的媒体看台到混采区步行需要约4分钟,如果比赛结束再起身,很可能什么也抓不到,但篮球比赛最后时刻很容易产生足以影响结果的变化。在前方人手充足时,我们采取团队合作,一人负责混采区,一人继续盯比赛。在团队合作中,记者胡雨薇经常扮演混采区“特派记者”的角色,负责第一时间拍摄和发送视频新闻,并辅助同伴共同完成稿件。

如果其他人分身乏术,现场记者就需要当即决定,作出取舍。10月4日,中国男篮被菲律宾绝杀的那场半决赛,身在现场的记者郭晓明就选择了守在看台上。事后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中国男篮输掉比赛后一言不发,沉默而快速地通过了混采区。

此外,混采区的规则也会产生各种变动。比如,有的场馆,混采区是不允许拍摄视频的,但其他大多数场馆是可以的。这就涉及到熟悉规则和适应规则的问题。记者郭晓明、时龚在适应规则的前提下,灵活应对,积极斡旋,都顺利完成了各自的采访任务。

笔力

厚积薄发 积跬步能行千里

现场的各种花样百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稿件上。而一条好稿件的产生,不仅需要现场的奋战,更需要平日的积累。

湖北日报的报道重心自然是湖北健儿的表现,而我省的几大强项,如网球和水上项目,都是记者张诗秋平时负责的专线。为做好相关报道,他提前几个月就和相关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很早就预测到了赛艇和龙舟这两大拳头项目的夺金总数,并对相关场馆和运动员的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

在最重要的湖北体育选手综述上,编辑部前后方紧密配合,精准地卡在湖北选手完成全部项目和亚运会正式闭幕之间的时间差,抢在湖北所有媒体之前,刊发了这篇极具总结性和概括性的综述,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前线记者也通过此前多年在线上的积累,不仅精确覆盖到了最重要的金牌项目,更深入到了“为国备战作贡献”这一极少有媒体涉及的幕后领域,选择中国龙舟队进行赛前集训的宣恩训练基地和为国效力放弃甚多却最终因伤退赛的陈玉婕两个切入点,突出“报国无忘竭节,功成何惜此身”这一看点,获得了高度赞誉。

当然,杭州亚运会全媒报道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融媒体素材不够全面、前后方联动未臻完美、缺乏爆点、对诸多话题性事件挖掘不够等,我们将继续努力,勤学多练,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传播格局贡献体育力量。

--> 2023-10-24 ——湖北日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全媒报道手记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8303.html 1 “四力”齐发 打好亚运攻坚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