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王甜甜
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10月2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致敬“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节目,全国有8名医生上台领奖并讲述援外故事,黄冈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徐长珍是唯一一名来自湖北的医生代表。
1963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支以湖北医务人员为骨干的援外医疗队。60年来,湖北援外医疗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仁心仁术、护佑生命,创下3个全国之最:湖北是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最早的省份,派出援外医疗队员和诊治患者人次均居全国之首。
4次援非
“中国妈妈”徐长珍感动阿国
掌声一次次响起,泪水一次次落下。
发布现场,71岁的徐长珍精神抖擞。健步走上舞台,这位古稀老人回忆起援外的一幕幕——
1993年,41岁的徐长珍主动报名,成为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一员。2000年春,已经48岁的徐长珍又一次奔赴阿尔及利亚。
让她惊喜的是,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拉塞拉。6年前,由于战乱紧急撤离,拉塞拉没来得及做肌瘤切除手术。此时,情况已相当严重,必须尽快手术。徐长珍了解到,拉塞拉40多岁了还没结婚,她梦想着有自己的孩子,有美满的家庭。
尽管极具挑战性,但徐长珍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保住子宫的手术方案。整整3个半小时后,手术宣布成功。与徐长珍并肩作战的阿尔及利亚医生护士激动不已,他们高兴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医生好!”
正是怀着“实在放心不下”浓厚感情,徐长珍四次援非。她永远忘不了患者达赫老人。老人因病无法控制排便,30多年没穿过一条干净裤子。手术成功后,老人激动得像孩子一样,抱着她的胳膊热泪盈眶。
“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徐长珍说,一次走在阿尔及利亚大街上,一位妈妈拉着叫“西诺瓦”的孩子,跑到她面前,唱中国民歌《茉莉花》来表达感谢,发音不准却很动人,她至今难忘。西诺瓦是法语“中国人”的发音,为了感谢中国医生给予的“新生”,当地很多人为孩子取名“西诺瓦”。
2010年,徐长珍第4次赴阿,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赛义达省工作。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当地培养专业医护人员。
“如今在赛义达省,不仅有专业的妇科、产科医生,还有专门的妇科医院。”前不久,在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馆参加活动时,徐长珍得知这个消息,兴奋不已。
60年接力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今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9月24日,中国(湖北)第28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从武汉出发,开启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60年来,我省已累计向阿尔及利亚和莱索托两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员3706人次,共收治门诊病人2757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75万例,是全国派遣援外医疗队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省份。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肩负祖国重托,队员们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竭尽全力治病救人。同济医院医生冯玲两次遭遇术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她没有一丝退缩,坚持完成任务;保康县人民医院医生乐衡秀在异国他乡被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她选择就地手术,术后3天重返岗位。
他们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60年来,我省医疗队队员与受援国的医护人员、患者甚至普通民众结下深厚友谊。湖北援外医疗队与受援国多家医院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为受援国培养培训医务人员1.8万余人次。
“跨越山海,同声相应,援外医疗跨越了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国家间的阻隔,实现了命运与共的价值认同。”援外队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武连生认为,“疾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守望相助,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万里奔赴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
一次次不远万里、为爱奔赴;一次次落地生根、薪火相传。
应城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医生沈阿利,一家三代援非。
1979年,沈阿利的爷爷参加了援非医疗队。沈阿利出生后,正在阿尔及利亚的爷爷给他取名“阿利”,寓意永远记得阿尔及利亚。他的叔叔作为厨师,曾5次参加湖北援非医疗队。沈阿利长大后,也走上了从医之路。受家庭熏陶,他也梦想着有一天加入援外队伍,踏上阿尔及利亚的土地。
2015年,沈阿利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的一员。两年援非,沈阿利深深感受到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信任、尊重。“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麦丝果果(非常感谢)。”一次,沈阿利和同事们成功抢救一名危重病人后,家属亲手制作了当地特色食品和牛羊肉,送到医院表达谢意。
今年5月26日,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一次活动上,援外队员、李金荣教授讲起了阿尔及利亚姑娘菲露兹的故事。
“1985年3月的一天,12岁的姑娘菲露兹因肚子痛来到我所援助的医院就医。菲露兹有一张动人的瓜子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遗憾的是没有鼻子。”李金荣回忆道。
原来,菲露兹两岁时,鼻子被驴咬掉了。10年来,“没有鼻子的姑娘”渐渐失去了欢笑,害怕别人看到她的脸。李金荣下定决心要帮助菲露兹,她精心设计,实施了全非洲第一例全鼻再造手术,让这位小姑娘有了完整的鼻子,恢复了漂亮的容颜。“菲露兹的鼻子又回来了!”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援阿期间,李金荣还开设了阿尔及利亚首个口腔颌面整形专科病房,这个病房培育了当地的医护骨干,为很多当地病人解除了痛苦。
不能忘记的,还有队员唐春海。1994年6月30日凌晨,援外队员、同济医院妇产科医生唐春海带领医疗队员24个小时的连轴转,成功完成阿尔及利亚首例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手术。而他却因为积劳成疾,在援非的第19个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祖孙接力、夫妻携手、姐妹共进……60年来,一代代湖北援外医疗队员不畏艰苦、前赴后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