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产区之间 你追我赶

长阳高山蔬菜如何“高”出一筹

长阳县高山蔬菜鸟瞰全景。(视界网 黄善军 摄)

9月30日,榔坪镇文家坪村,刚刚采收的番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熊立水 李鹏程

穿过云层,阳光洒向大地,但见层峦叠嶂的群山、漫山遍野的菜畦。这是专属“中国高山蔬菜之乡”——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奇特景观。

地处鄂西深山的长阳,在海拔800到1800米的山区呈现出一派高原地貌,是全国高山蔬菜产业发源地之一。每年7-10月,正值平原地区蔬菜品种匮乏期,新鲜采收的长阳白萝卜、包菜、大白菜,行销全国40多个城市,有效填补市场的“伏缺”与“秋淡”,成就一段“千米高荒”上的产业传奇。

市场不会一成不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对蔬菜的口感、品质、营养成分有了更高要求,传统品种、种植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自然条件相近的宁夏、云南、四川等高原蔬菜产区飞速发展,产区之间“你追我赶”,价格战、成本战日益激烈。

长阳高山蔬菜如何“高”出一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探访,寻找答案。

跳出“老三样” 种植精细蔬菜

白萝卜、球白菜、大白菜,长阳高山蔬菜最负盛名的“老三样”。其中,白萝卜种植最为集中的火烧坪乡青树包村,早在1995年,菜农人均纯收入12600元,被誉为“湖北高山蔬菜第一村”。

记者此行欲再访青树包村,“先不看萝卜,看西红柿!”引路的长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覃德双说。

车辆在榔坪镇文家坪村李红杰家停下。正是大棚西红柿丰收季节,大棚内,约两米高的番茄植株枝繁叶茂,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文家坪村原本不种西红柿。近年来,为应对大宗蔬菜价格低、销路不畅等危机,长阳县坚持科技赋能,加强与省农业科技服务“515”团队合作,将蔬菜种植品种由低价值、同质化的“老三样”,向西红柿、辣椒等精细品种转变。

可是,高寒山区雨水多,种植西红柿并不容易。李红杰告诉记者,雨水会加重西红柿病虫害发生概率,且裂果率高,种植风险大。

2017年,由省农科院经作所、长阳高山蔬菜研究所研发出成套高山番茄避雨栽培技术在当地推广,为村民带来希望。

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邱正明介绍,该套技术集成优良抗病品种、漂浮育苗、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顶部棚膜覆盖四周防虫网隔离等关键技术,可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20%到30%;番茄商品性提高,产量提升15%到30%,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节本增效显著。

“西红柿‘住’大棚后,不仅品质好、产量高,还能错季销售,价格上有优势。”李红杰说,大棚栽培可将西红柿采收期延长近两个月,正好错开了宁夏、内蒙古等地西红柿上市时间,填补全国空白档期。

科技加持,村民种植西红柿积极性大增。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种西红柿,“长阳西红柿”走俏江浙沪市场,“西红柿亿元村”的美名不胫而走。

像这样的蔬菜亿元村,当地已有7个。

据省蔬菜办介绍,“高山番茄避雨栽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主推技术,近三年全省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基地2万亩,推广面积达15万亩。

过去卖蔬菜 如今卖生态

看着眼前红红火火的文家坪,昔日“高山蔬菜第一乡”火烧坪,而今如何?

车辆继续沿着盘山公路,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中前行。爬过1750米的晓峰垭,云雾渐渐散去,视野骤然开阔。连绵的萝卜地与远处的山头相连。道路两旁,粉色和紫色的花儿点缀在大地的“绿装”间。“真美!”同行人纷纷感叹。

如果说高山蔬菜是火烧坪发展模式的1.0版,精细化种植就是2.0版,农旅融合即将开启火烧坪发展模式的3.0版。

火烧坪海拔在1500米至1900米之间,紧邻高速公路,交通便捷。这里年平均气温7.6℃,夏季最高气温仅有26℃,让人仿佛置身于无边“空调房”。近年来,该乡引导群众种草养畜、调整种植结构,全乡休耕轮作、退菜还草面积达1.5万亩,同步开展精准灭荒,种植黄柏、雪松等高山林木,累计完成植树种草8000余亩,生态优势愈发明显,“凉都经济”前景广阔。

今年4月,投资400万元的火烧坪房车露营基地开门营业;由云霞农旅公司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火烧云”田园综合体,在果园里建起木屋、搭起帐篷,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自然之美;“云上人家”“枕云山宿”“厚德居”“竹欣苑”等40余家民宿如雨后春笋,组建起火烧坪“民宿谷·康养带”“孝善谷”民宿群。

正值周末,记者在火烧坪乡“火烧云”田园综合体蔬果采摘园看到,挎着小篮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我最中意的是水果玉米,一口爆汁。”专程从宜昌市区赶来的游客李女士笑言,一家人趁着周末来这里住住民宿、摘摘农家菜,体验田园生活,感觉很好。

“过去,我们卖蔬菜,现在卖‘生态’。”火烧坪乡党委书记张国伟介绍,该乡立足市场通过引进先后建成精细蔬菜大棚基地、智能育苗工厂等配套设施,同时引导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和互动体验项目,实现生态产品高价值转化。2022年夏,火烧坪创造了1500万元的旅游综合收入。今夏,慕名上火烧坪来避暑的游客达3万人次。

能产又会卖 3万农户增收致富

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全球瞩目。当日,四辆满载长阳高山蔬菜的运输车抵达杭州,为杭城市民的餐桌增添一道道来自高山的美味。此前,长阳蔬菜曾先后“出山”直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武汉军运会……

长阳高山蔬菜再迎“高光时刻”,背后是一个个能“产”会“卖”的高效菜园。

产品结构更优——

目前,全县先后引进、示范、推广10大类35个蔬菜新品种,实现蔬菜品种由集中上市发展成为早、中、晚合理搭配。

生产方式更绿——

建设高效菜园核心示范区2万亩,辐射带动12万亩高山蔬菜运用“三减三增”提质增效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2.5万亩,亩均节水40%、节肥30%、省工70%、增产30%;

建成标准化育苗工厂5家,运用自动点播机、穴盘漂浮育苗等新技术开展工厂化育苗,成苗率高达95%,提升幼苗抗病性,每株节约成本60%以上;

通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等项目,建成蔬菜冷库86家,总库容量14万余立方米,日处理能力7200吨。

销售平台更宽——

建成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平台,通过网上发布产地销售行情和国内外大中型批发市场价格走势促进产品销售;

建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15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21处,从基地采摘、人工清洗、统一包装、统一标识上市全程可追溯。

欣欣向荣的蔬菜产业,吸引不少“新农人”返乡创业。

从上海辞职回村的80后胡虎,成立长阳农旺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30多户村民一起种植西红柿。合作社鲜果年产量1500吨至2000吨,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

长阳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智平购置5000吨番茄质量分拣生产线,走高质量、精包装、大品牌路线和超市、电商、社区配送、团购等销售模式,产品畅销“北上广”和武汉等大城市。

市场是最公正的裁判员。目前,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含复种),年销售额逾30亿元。“长阳蔬菜”区域公共品牌正在注册,“火烧坪包儿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一致魔芋”成功上市,3万多农户依托高山蔬菜增收致富。

--> 2023-10-19 产区之间 你追我赶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7578.html 1 长阳高山蔬菜如何“高”出一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