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吴迪 况昕昀
今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渐入高潮。
10月18日,武汉市武昌区举办首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历史文化学者、全国各地古城运营管理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古城保护与发展新理念、新路径。
文旅盛宴礼赞古城风华
一部武昌史,千年荆楚魂。
1800年前,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建起夏口城,为武昌古城锚定历史原点。
如今的武昌,是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地,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的“五首之区”。
正值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去年起,武昌就启动“武昌·1800”系列活动策划工作,按照可看、可听、可玩、可赏、可品的“5+N”理念,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把武昌古城的独特气质和荆楚文化强区的风采魅力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就是“5+N”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外,古城半马、摄影大赛、诗词大会、主题宣介……百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均以“最高礼遇”盛赞武昌古城1800年风华正茂。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由专业团队打造的文艺晚会将于本月底揭开面纱,届时将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心烹饪的文化大餐。
专家学者献智古城保护
系列活动除为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留下历史印记,更为古城焕新发展谋篇布局。
论坛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专家智库正式成立,集众智、聚合力为武昌古城“擘画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朱英说,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可遇不可求,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要把高水平的保护放在高质量的发展之前,借鉴国内外古城保护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制定“管长远”的科学规划,让古城拥有焕发持久生命力的精神内核。
省政府文史馆国学院院长刘玉堂说,武昌古城有三层概念:一是城区概念,即武昌城;二是政区概念,即武昌区;三是地区概念,即相对汉口、汉阳的武昌地区。他认为,有关武昌的历史和现实研究,以及规划、发展应围绕“三个武昌”展开。“谈保护主要针对武昌古城,谈发展主要聚焦武昌区,谈宏观规划宜考虑整个武昌地区。”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的保护和发展过程需要人民群众参与,成果要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顾玉才在题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化根脉》的主题演讲中说。近年来,武昌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形成了许多成果,如昙华林经过不断保护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文旅目的地。未来如何保护与发展武昌古城,既要参考借鉴昙华林“蝶变重生”的经验,也要充分挖掘每个点位的价值,做到“一点一策”。
项目建设开启古城新篇
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本次论坛,将全面梳理武昌古城范围内的历史资源、要素禀赋,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保护,将改造开发与保护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武昌古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赋能武昌古城保护与发展,武昌一直在进行积极尝试。
论坛上,得胜桥古轴片城市更新单元、武昌文化产业基金、三道街片老旧小区改造等三个武昌古城相关项目现场签约,为武昌古城舒展新画卷“固本培基”。
得胜桥古轴片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将围绕古城特色空间结构,整体保护修复历史风貌街区,强化多元文化体验和创意活化,打造武昌古城文化创意体验轴和文化创意产业特别经济区。武昌文化产业基金将通过发行文化产业基金的形式,深入挖掘并培育武昌古城范围内优质文旅项目和企业。三道街片老旧小区改造更新项目入选全省第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探索试点,以街道办事处主导、区属企业运营、民营企业设计创新形式,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赋予新内涵。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武昌古城范围内正加速形成首义文化旅游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斗级营片区、经心书院节点、蛇山北坡节点等诸多亮点区块。“随着保护、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水平进一步提升,未来这些区块将‘点面结合、连网成片’,推动武昌古城迈进下一个百年的同时,为武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