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转变消费观念,不再当大量囤货“仓鼠”,而是在各种临期产品中“薅羊毛”,更注重真实需求和性价比,让折扣零售商开始迎来消费热潮。
“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这一话题近日在网络上持续引发热议。“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话题阅读量破1亿、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记者调查发现,“临期商品折扣特卖”店悄然兴起,在“嗨特购”“好特卖”买低至1折的大牌护肤品,在一些买菜APP的“临期特惠”买1.5元一瓶的进口苏打汽水……一方面,食品仍可食用;另一方面,知名品牌品质可靠。消费者追求以更少的支出,完成“不降级”的消费。
无论是特价促销或“买一送一”捆绑出售,临期商品得到妥善处理,既帮助不少家庭节约了生活开支,也带来了可观的环保效益。数据显示,临期食品行业正加速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401亿元。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食品零售模式,临期特卖也出现了包装不合格、货源不明、以次充好等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监管,还需要更加严格的期限界定和处罚措施,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大胆地购买。
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需求是永恒的。要让临期零售这一行业良性发展,需要构建监管、协会、企业三方食品安全体系,商家和平台加强对临期商品的动态管理,做好供需对接,加速商品循环,让整个流程更高效、更精准,才能让临期食品质量有保证,不会成为“变质”和“劣质”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