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从西安出发,循着张骞的足迹,走出“象牙塔”,走进茫茫戈壁,走进2000多年前的历史风烟里。
作为第一个走进中亚国家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已在此深耕了14个年头。王建新是“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长期在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考古工作,把学术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王建新与湖北考古界交流频繁,他指出,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几百年,楚国的丝绸就行销至西伯利亚。他勉励湖北考古人带着学术目标参与到世界考古发掘中,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好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之际,王建新接受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远程采访。
早期“丝路”上,楚地丝绸行销国外
王建新认为,丝绸之路其实是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就这个意义而言,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互动远早于张骞。提及湖北与“丝路”的关系,王建新说,比张骞出使西域早几百年,楚国的丝绸就行销至西伯利亚。
王建新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丝织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楚墓出土了大量丝织品,其种类繁多、纹样精美,极具韵味。“公元前5世纪的巴泽雷克古墓出土过丝绸,纹饰跟湖北楚墓出土的凤鸟纹一样,一看就是典型的楚国织锦。”王建新说,巴泽雷克的冻土墓,不同于湖北的饱水墓,但都有利于丝绸等有机质长久保存。在巴泽雷克还发现来自楚国的漆器和山字纹楚式铜镜。楚式铜镜在新疆多处也有发现,可知新疆应是这条早期“丝路”的中转站之一。
楚国在“出口”丝绸的同时,从西方“进口”一种“蜻蜓眼”式玻璃珠(也称料珠)。有意思的是,这种“蜻蜓眼”传到楚地后,制作逐渐本土化。进口、自产“蜻蜓眼”在高等级楚墓中,都有发现。
著名楚学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玉堂在著述中也称,东方的楚国与西方的文化联系,比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早了约4个世纪。
“文明交流一定是双向的”
被誉为“西域行者”的王建新,早在1999年,就在中国考古学会年会上发出坚定有力的声音:“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来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
自2009年至今,王建新团队采用“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模式,在中亚国家的研究收获颇多。“年年都有突破,欧美和日本的考古学家对我们都很关注。”王建新说。譬如,古代游牧民族月氏由中国西迁进入中亚,是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在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中不可忽视。近年来,王建新团队开展多学科研究,基本廓清月氏人的迁徙路线、分布范围,及大月氏与丝绸之路上的贵霜帝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王建新说,不同于西方视角,他和团队以东方视角切入丝绸之路研究,更注重交流对彼此的影响,“文明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因此,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必须要有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