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体育大学

——写在武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

学校全景。

学校正大门。

学校行政楼。

学校体育馆。

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武体健儿获得27金7银3铜的好成绩。

学校艺术馆。

校训。

东湖岸边马灯亮,砥砺奋进正当时。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武汉体育学院迎来了建校70周年的重要节点。

195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带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使命,中南体育学院在江西南昌应运而生,1955年迁至湖北武汉,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

峥嵘七秩,岁月如歌。自建校以来,武汉体育学院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坚定不移弘扬“马灯精神”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奋楫扬帆、赓续前行,不断谱写以体为荣、兴体报国的时代华章!

立德树人 矢志一流

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以OBE理念为导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单位)27项,2023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此外,还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6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4个。持续深化“双创”教育,连续十年获省“挑战杯”竞赛优胜杯。

学校体育学历史积淀厚重,是全国最早拥有体育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的体育院校之一。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10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持续推进构建以“大体育”为主体,“大健康”“大传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交叉融合”学科专业体系,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科群获批“十三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体育与产业发展”“运动与脑科学”“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新闻传播学”4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定为“A-”,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A类的学校和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获提档升级。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体育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

引育并举 人才强校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自创建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决定性作用。建校初期,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度广纳名师,范宗先、陈奎生、曾仲鲁、温敬铭、刘玉华等一批国内外体育界的知名人士在此传道授业。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将“人才强校”战略一以贯之,持续探索制定人事人才政策,选拔优秀教师出国深造,选拔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实施优秀师资人才梯队计划、“东湖学者”计划等激励举措。目前,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跨世纪优秀中青年教练员”4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双百教练”5人。在职教师中,全国优秀教师2名、湖北省优秀教师5名;全国“三八红旗手”3名、湖北省“三八红旗手”1名。2023年,学校成功引进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培育了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人选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实现了国家级人才的历史性突破,并形成了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优秀青年教师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星耀赛场 为国争光

竞技体育一直是武汉体育学院的办学特色。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学校率先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组建竞技体育学院,开设有赛艇、皮划艇、蹼泳、帆船帆板、冲浪和摩托艇等水上项目,摔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和田径、体操等项目,有学生运动员500余人,教练员44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12人,70多人次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

学校培养和输送了杨威、程菲、吕会会、管晨辰、孙悦雯、王子凤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和竞技体育复合型人才,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获得金牌160枚、银牌40枚、铜牌47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得金牌98枚,银牌20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538枚,银牌222枚,铜牌219枚,为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东京奥运会上为中国拿到3金5银1铜;在陕西全运会上竞赛项目取得18金,为湖北体育代表团创造历史最佳成绩做出突出贡献;今年8月,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学校学子获8金2银4铜的优异成绩。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学校再次取得新突破,取得27金7银3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体医工融 学术创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确定了以运动训练与监控、体育仪器器材研发、运动心理与应用、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等为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和方向,并结出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果实。其中,邱宜均教授团队参与的国家体育总局重大科研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填补了我国心理学有关运动员专项认知心理特征研究的空白,此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进入新世纪,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走体医工融的学术创新之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3年至2023年,学校获国家级科研立项8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总体立项数和重点项目数均位居全国体育院校前列。

学校主动对接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在历届备战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大型比赛期间,参加科技攻关服务,助力奥运征战,为体育健儿保驾护航。2009年,学校获国家体育总局“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协作奖”。2018年,钟亚平教授科研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残奥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关键技术研究及支撑平台构建”课题,并在2022年助力北京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冠军。郑伟涛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数值仿真科技”,助力中国速度滑冰队运动员高亭宇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2个;近十年,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入选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并获批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奖、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科期刊奖等奖项。

开放办学 服务社会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擎举开放办学战略,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领域签订合作协议。此外,学校还建有国际体操学院、亚洲体操培训中心以及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等国字号专项学院。

70年来,学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助农扶贫等各类活动,在助力地方体育教育事业、服务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从“姚基金”“体教融合走基层”再到“西部计划”,从扶贫到支教,从孝感市大悟县、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再到西藏、四川、贵州等地,学校扶贫工作队和志愿服务团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了红色足迹。2019年10月,学校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拳击比赛,104名工作人员和674名志愿者各守其位,用专业、贴心、周到的赛会服务向全世界呈现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比赛。在新冠疫情期间,广大师生或奔走一线、或下沉社区,用实干坚守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多年来,学校抗洪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在长江大堤上高高飘扬。面对高等教育进入全面社会服务的新时代,学校高度重视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始终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使命,用报国情怀书写使命担当。

湖光山色 环境育人

学校现有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东湖高新(豹澥)校区和武当山校区等4个校区,其中东湖(卓刀泉)校区地处东湖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湖光山色,环境优美,东湖校区行政楼为武汉市人民政府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龙岛校区位于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毗邻风光秀丽的汤逊湖和碧波万顷的梁子湖;东湖高新(豹澥)校区位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的光谷;武当山校区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湖北武当山。四大校区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风格独特,形成了 “一主三副”协调发展格局。

近年来,学校积极加大办学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和教学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布局合理、风景优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园,着力助推学校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彰显了教育教学“硬实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坚持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以“马灯精神”“五星五环”等为特色内容的体育大学文化建设,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新载体,为教师潜心育人、学生静心学习营造良好人文氛围,彰显了立德树人“软实力”。

砥砺奋进 笃行未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之年。面向未来,学校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力争到2025年,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率先实现中西部地区体育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夯实基础,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体育院校前列;力争到2035年,体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极大增强;力争到2049年,百年武体,全面实现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奋斗目标。

为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蓝图,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质增效,全面开启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建设新征程。

撰文:崔鑫钰 万圣拓 杨清扬

--> 2023-10-18 ——写在武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7370.html 1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体育大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