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

民生之策攸关民生之切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生硬机械、不顾现实的治污手段要改,蛮干硬来、舍本求末的管理思维更要改。要“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的依据”,才能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几千亩地让人收,都机械化了还要让人收,这是啥政策?”“晴天不让收,非得下雨天才让收吗?”近日,网传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一乡镇禁止群众用机械设备收花生,工作人员称“有领导检查”“扬尘太大”,引发广泛热议。延津环保局回应称,没有接到检查通知,并非不让群众收花生,是让收花生时注意扬尘污染。该县有关部门表示,由于个别工作人员解释有误,导致群众误解,已进行批评教育。目前,当地群众已经可以正常使用机械设备收花生。

农收有其时,时令不可违。当前正值花生丰收时节,对延津这个农业大县来讲,收花生、晒花生就是当地农民的燃眉之急。利用机械作业,就是要抢抓“颗粒归仓”的短暂窗口期,在这个关键时刻,禁止机械作业或是提倡错峰作业,难免会引发群众反感。作出“错峰作业”等决策时,是否认真考虑过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急?慎思每一个环节,慎下每一个决定,避免瞎折腾、翻烧饼,这是尊重群众劳动、激发群众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秋收”与“扬尘”,孰轻孰重?拎不清轻重缓急,脱离现实、忽视群众,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难免层出不穷。此前,有的地方为强力推进清洁取暖而“一刀切”,“禁柴封灶”致百姓挨冻;有的地方认为机械收麦的扬尘会污染环境,让农民自己出钱降尘;有的地方因公路两边正在打造景观带,将农户种的高秆作物全部拔掉……这些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门“拍脑袋”“想当然”的不良作风。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将压力转嫁到群众身上,只追求所谓的声势和力度,不愿做春风化雨、静水流深的工作,就会凌空蹈虚、不接地气,政策不仅落不了地,还会伤了群众的心。

民生之策攸关民生之切,不应成为一道为了达成单项任务的简单禁令,而应是一种彰显为民之需、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办法。任何一项政策,注重与群众的沟通和协商尤为重要,自上而下的蛮力推进只会举步维艰。生硬机械、不顾现实的治污手段要改,蛮干硬来、舍本求末的管理思维更要改。忽略了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只会顾了这头、丢了那头,让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

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改善乡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唯有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站在广阔的田野里,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充分考虑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寻求共识和平衡,才能减少阻碍政策落实中的矛盾,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要“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的依据”,才能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023-10-1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7143.html 1 民生之策攸关民生之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