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

在气候模拟实验里为水稻育种——

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要光得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9月中旬,武汉市举办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68个水稻新品种田间“打擂”,经专家现场盲评,11个品种获评“田间表现优秀品种”。

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两个品种上榜,其中,晚熟品种“95优1号”被授予“移栽之星”称号。

“95优1号”商品名称为“谷神2号”。金秋时节,从谷神科技传来好消息:截至10月1日,“谷神2号”订购已超75万公斤,明显供不应求。

“去年高温干旱,很多品种结实率受影响,今年阴雨连绵,很多品种出现倒伏现象,但‘谷神2号’基本上没有受到灾害气候影响,亩产超过900公斤,被农民誉为‘吨粮种’‘铁杆稻’!”公司总经理丁美顺高兴地说,这得益于在嘉鱼进行的气候模拟试验。

该公司投资800万元,在嘉鱼县谷神科技园建成面积约8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高光效和气候模拟实验室,“谷神2号”推广种植前,在该实验室进行抗高温、耐寡照等极端环境检测,抗逆性较强。

能模拟气候条件的实验室是个什么样?10月9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嘉鱼县谷神科技园实地探访。走进试验田,一座半球形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人工智能高光效和气候模拟实验室;分上、下两层,里面设置了先进的光照、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走进实验室,如同走进聚光灯下的舞台。

“实验室里有100多个水稻品种,正在接受模拟的高温、强光、弱光环境测试,通过观察不同时期水稻生长发育情况,最终挑选生长旺盛、存活率高、结实率高的品种。”华中农业大学遗传学硕士、公司科研人员谭轩说。

“一个水稻品种的性状改良,一般需要七八代,经过反复标记基因检测和环境测试,最终才能筛选出优质的种质资源。”谭轩介绍,使用常规方法,整个科研过程保守估计需要两三年时间。

该公司建成投用的高光效和气候模拟实验室,集成国内外先进的光、温、湿、气和水肥一体化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低温寡照、高温高湿、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设计了1套植物生长加速器和4个气候环境模拟区域,初步形成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抗逆筛选体系,科研活动全部实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管理,“让优异基因快速聚合,大大加快育种周期。”谭轩说。

近年来,谷神科技始终把育种技术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其中,高光效和气候模拟实验室属全国首创,能大大缩短育种周期,让水稻新品种选育更精准、更高效。

2021年12月,省种子管理局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评价,该实验室基本实现人工智能模拟低温寡照、强光胁迫、高温高湿、高温干燥、水肥定量等特定环境气候条件,可以进行种质资源和品种定向筛选,理论体系完整,技术指标先进,为国内领先的作物育种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与验证的综合试验平台。

在该平台加持下,谷神科技每年新配制杂交水稻组合200多个,新配制玉米组合100多个,已获得国家专利50项。

--> 2023-10-13 在气候模拟实验里为水稻育种——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6681.html 1 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要光得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