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高铁4小时可通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中欧班列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客货航空直航5大洲,开放的湖北连接全国、通达全球。
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打造新时代“祖国立交桥”,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地处中国地理中心的湖北,依托“铁水公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形塑新的气质、拥抱新的梦想。
旅游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强省富民的重要支撑。湖北这架通达的桥,在我省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湖北要迈向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需要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四通八达”迎“四海宾客”。
我省明确提出构建“一核引领、一带串珠、三圈联动、多极支撑”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这是对湖北文旅资源的深度梳理,对湖北文旅融合的深入谋划,对湖北文旅发展的深刻部署。一核、一带、三圈、多极的梯次分布,引领、串珠、联动、支撑的功能协同,需要交通“先行官”发力奔跑,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城市休闲游、乡村微度假、户外露营等,人们的出游需求不再只停留于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空间移动,更包含沉浸式、全过程的深度体验。点与点之间无缝衔接,路与路之间高效连接,交通工具转乘深度对接,需要打通“新动脉”、畅通“微循环”,让人们“在路上”各得其所、各美其美、相得益彰。
交通与旅游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整合资源、联动发展,产生“1+1>2”的效果。进一步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完善近悦远来的配套体系,用“通达的桥”,把“美丽的画”“厚重的书”“激昂的诗”“丰饶的园”串成大旅游新图景,串出向文化旅游强省跃升的新活力,湖北才能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