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3日

《观念的形状》:找到与古人联系的“物联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在这本书中,我以72件文物为载体,试图关联起中华民族往圣先贤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充满智慧地面对各种生存困境和难题,找到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过程。”9月初,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曦带着新书《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做客湖北省图书馆书评会。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入选2023年“中国好书推荐书单”,张曦与读者交流时说,现在很多人爱上了逛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它们是一群曾经活着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的表达,像琥珀一样,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

18幕戏剧读出先哲往圣的苦恼

张曦说,在遍布我国各地的博物馆里,珍藏着无数璀璨夺目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曾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活过、奋斗过的人们意图和思想的表达,凝结着一代代人不懈的精神求索。数千年时光里,中华民族的先贤们锤炼着独特而复杂的思辨力,探索出深沉丰厚的哲学思想,表达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里。

“我选择了72件文物,坐落在长达30多个世纪的漫长时光中,既共同讲述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和立足大地、追问真理的精神品质,也各自诉说着中华文明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追寻和求索。”张曦表示,古代先贤将他们对人生、宇宙、心灵的思考,视作对“道”的探寻。在他们的心里,“道”不仅是试图讲给子孙听的条理井然的道理,也是希望子孙未来坚守的路。漫长岁月里,中华大地屡遭磨难,但每当处于危难的时候,都有一群顶天立地的脊梁式人物,依靠着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向心力,将文明的薪火传递下去。“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不仅每一次都走出了危机,而且在文明形态上不断实现突破,最终成为全世界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至今仍焕发着璀璨的光彩。”

“我希望读者能够像在剧院欣赏一场古典戏剧那样,将公共博物馆这个现代文明的重要发明当作聚光的舞台,在目光与文物的接触中,感受器物身上隐隐闪烁着的精神生活故事,触摸一个个思想世界。”

“就像商代青铜器与甲骨文、两汉文物所展露的那样,在这出戏的开始,我们的祖先心中怀有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有对凡世的希望;有对此生幸福的眷念,也有对后世生活的憧憬。就像《溪山行旅图》《早春图》这样堪称‘哲学画’的巨作所表现的那样,在这出戏的结尾,无名的恐惧已经从古人心里消失,他们下定决心,就在凡世和此生中展开自己的生活。他们深知,在每一个奔波劳作的人身上,都蕴藏着精神的光亮。”

《观念的形状》一书附上了“16世纪前的中国哲学脉络图”,思想的长河里,标志性的文物与观念被标识出来,“书中我安排了18幕古代中国哲学的戏剧。每一幕背后,都站着一群苦恼的先哲往圣,面对着他们的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难题。”

张曦表示,他在写作中,不存在对文物的解读,“不是拿我已有的观点去解读文物,而是了解某个时代精神之后,在该时代的文物上读出当时的观念。”

两件荆楚珍宝理解“凝视宇宙”

有两件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被张曦写进了书里:曾侯乙墓彩绘二十八宿图漆箱和云梦睡虎地彩绘凤鸟纹漆圆奁。

“我曾在湖北省博物馆与这两件文物面对面,曾侯乙漆箱上的星宿图是战国时代人们对宇宙尺度的空间和时间认知,睡虎地漆奁上的‘云气纹’是气化宇宙论的外化。”

张曦介绍,漆箱箱盖正中赫然标出大大的篆体“斗”字,下面又紧连着一个“土”字。二字合并构图,共同表达“天地轴心”的意象。二字周围略显不规则地环形排列了二十八个名词。这些名词与《史记·天官书》记载的二十八宿应和,采取顺时针排列,与史书所载排列方式恰好相反。字体线条所指向的,则是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宫的主星宿名称。箱盖东西两侧分别绘有龙、虎图案。展开箱盖后还可以发现,北立面绘有鸟纹样,南立面则涂黑,因为此方位乃是墓主所要去往的“玄冥之境”。

“人们依照漆箱上的文字标注,认为它是衣箱,但考古学者发现‘衣箱无衣’。这件漆箱是一件神器,一个‘微缩的宇宙’: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空,在须弥方寸的至小中,凝缩了至大的悠远时空。”

张曦认为,这件漆箱的意义,不是将宇宙变为曾侯乙凝视、征服、占有乃至把玩的对象,而是让他在地下世界里继续获得观望天空的机会。正因此,这件漆箱确认了一项古老的东方智慧:宇宙和环境不是征服与超越的对象,而是人类生活栖息的唯一家园。

漆器取代青铜器,是商周向秦汉艺术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场“材质革命”。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彩绘凤鸟纹漆圆奁上使用“云气纹”装饰。结合马王堆汉墓文物、西汉六博棋具、战国行气玉柲铭等文物,张曦介绍了古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世界观理论——气化宇宙论:“气化宇宙论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形成,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成为战国时期社会精英的一般观念和认识,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时期密集、普遍地运用云气纹作为装饰。”

在气化宇宙论框架下,宇宙由万物组成,万物又各自构成一个小宇宙。在这幅宇宙图景中,人的特殊性,不在于人由“气”组成,而在于其不仅由“气”组成,而且拥有能动性。这就意味着,人不是被动地在万物之中被“气”缠绕,而是能够根据气态宇宙的结构和原理,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小宇宙。这种调节,既有可能发生在人群之中,使统治者根据“气”的运行状态来安排社会人事;也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自身之中,使他依循“气”的运行原理,来治理调养自己的身体。由此,以“气”为基础的宇宙观,不仅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看待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塑造了他们看待自身身体的方式,并生出种独具中华特色的医疗术“气功”。

张曦认为,气化宇宙论可以说是一个古代中国版的“统一场理论”,它将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一切都纳入自身框架,给予自洽解释。

三件文物透露思想史上重要时刻

书评会现场,张曦重点分享了书中收录的三件文物:武梁祠(东汉)东壁画像拓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北宋)和蔡世新绘王阳明肖像轴(明代)。他认为,“这三件文物标志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节点”。

位于山东嘉祥的武梁祠,是东汉儒生武梁为自己修建的祠堂。武梁一生不得志,在祠堂东壁画最下层左角,画着一位富有尊严却从未授官位的儒生,他庄严地坐在牛车里,永远地接受着地方官员的致敬。

“这幅图像签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两汉儒生对自身价值的经典定位。”张曦介绍,坐在牛车里的这个人,画的就是武梁自己。在汉代,有一种不做官的读书人叫处士。不做官的读书人,读的是天地至公至正的道理。因此在他们渺小的身躯中,承载的是天地至公至正的道理。他们以此自居自观。张曦说,这个壁画很好地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我们凡俗的生活之上,有一个叫作天道和天理的大道。作为一个读书人,无论他是出仕,还是身在乡野,都要守住这样一个担当。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不仅是绘画史上的经典。在哲学学者张曦看来,它也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宇宙观的表达。

“画面沿中轴布局,轴线犹如天极,将万物锚定在各自的位置上。画面上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高山,构成远景。山中峡壁夹出一缕瀑布,如九天银河倾泻,坠入到画面中段后,立即消失于无可知之所。近景在画面下三分之一部分描绘人间实景。”

张曦认为,画家所绘的远景与近景之间,宛如一片神秘的虚空,昭示着巍峨高山与喧闹人间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近景中,赶路的商人、背着行囊的僧人,都十分微小。“人迹如此微不足道,自然对人事如此漠不关心;人在自然面前,却情不自禁心生畏惧。这是我们中国人在千年前对于宇宙奥秘的洞察,宇宙自然地存在,并不是为了人而存在。”

《观念的形状》一书中,张曦以王阳明为结尾,展示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蔡世新绘王阳明肖像轴。“蔡世新是王阳明的弟子,这幅像侧写了王阳明的轮廓和他刚毅的面容,是王阳明最喜欢的一幅画像。”张曦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真正地活过的人,他的一生中遭遇到了无穷无尽的苦难,他的生命鲜活,接近于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基本特征,所以他面对苦难和曲折时,选择直面苦难,庄严地活着和努力,才变得具有可学习性。王阳明的心学,完成了新儒学精神的平民化。

张曦总结道,在长达30多个世纪的理智化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代祖先,从没有忘记过“天”。只是,他们心目中的“天”,从想象中神灵居住的寓所,逐渐变成一个象征性的地理方位,最终又被用来仅仅表示某种相对于现实人性而言“更高的东西”。“天”最终被他们安顿在了人自己的心里。“天人合一”,以不断变更内涵为代价,成为古代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

--> 2023-10-0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5389.html 1 《观念的形状》:找到与古人联系的“物联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