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1日

荆楚大地,缅怀英烈祭忠魂

9月15日,孝感举行烈士集中安葬仪式。

9月28日,武汉市洪山区退役军人大学生在伏虎山烈士陵园开展缅怀英烈活动。

7月9日,沙洋平湖监狱党员志愿者为甘和顺烈士扫墓。

9月10日,竹溪县蒋家堰镇徐家沟村,赵斌清扫烈士墓碑。

9月26日,武汉市江夏区大桥社区,工作人员和烈属一起制作月饼。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包晓霁 常梦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湖北,红色热土。

一直以来,湖北省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烈属关爱工作。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全省各地纷纷开展活动,铭记历史、缅怀英烈。

一诺千金,几代人守护烈士墓

9月10日,在竹溪县蒋家堰镇徐家沟村,赵斌像往常一样,来到徐家沟革命烈士陵园。清除杂草、擦拭碑铭、摆放鲜花。

1971年,赵斌的父亲赵家松从部队退役回乡后,每年都会到徐家沟革命烈士陵园,义务清扫烈士墓碑。父亲年复一年地清扫,家人都看在眼里,纷纷加入。

从最开始的逢年过节清扫,到后来一周一次的清扫,一家人已经把这份坚守当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1949年7月9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九军官兵在这里打响关垭战役。拂晓时分,战役告捷,竹溪全面解放。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便长眠于这片土地。

“我父亲总说他也是军人,这些长眠地下的烈士都是他的战友,都是亲人,要我们好好守护他们。”赵斌说。

1999年,赵家松盖房时不慎摔跤,造成下肢瘫痪,清扫烈士墓的工作便落在了妻子甘莲芬身上。2022年,甘莲芬因病去世,这个担子又落到了儿子赵斌肩上。

“从小看着爸妈为烈士扫墓,我觉得这些烈士很伟大,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会把这份责任一直传承下去、守护下去。”赵斌说。

一座座烈士墓,铭刻着一段段红色历史。

“杨本训烈士,男,湖北监利人,1919年出生,生前为朱南武工队队长,1946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害,因当时局势动荡,被迫将其骨灰安葬于监利白螺镇杨林山上。有任何信息和线索,请立即告诉我。”监利市杨林山村村干部杨书典在微信群发布一条寻找烈士线索的消息,引起外界关注。

此前,监利市白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江帆对全镇烈士墓信息进行梳理比对时,发现本地有一位叫杨本训的烈士。江帆马上查询原民政部门修建的烈士墓台账,但名单中却没有杨本训烈士墓的任何信息。随后,江帆得到一条线索:杨本训烈士有位女儿叫杨兴喜,嫁到了柘木乡。

在柘木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协助下,江帆找到了杨兴喜。老人家80多岁高龄,已记不清父亲准确的安葬位置,只知道在白螺镇的杨林山上。

江帆和同事刘应辉开始上山搜寻。虽然杨林山不大,但是要寻找一座毫无标识的烈士墓谈何容易。江帆和刘应辉将杨林山划分为不同区域,每天逐片排查。

在第5次排查时,他们发现一处杂草丛生的小土包。他们一起用手慢慢地清理,一个陶罐出现在众人面前。看到这个陶罐,杨兴喜激动万分,说“这就是当年装父亲骨灰用的”。捧着陶罐,老人泪如雨下。

青山有幸埋忠骨,英名长留天地间。

“老兄啊,我们来看你了,我们很想念你……”

9月16日上午,在位于洪湖市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数十名蔡金华烈士生前战友从沈阳、武汉等地赶来,为烈士献花扫墓。随后,他们在洪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万全镇马鞍村看望了蔡金华烈士母亲。

蔡金华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2部队战士,1985年6月在参加边境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19岁。

在蔡金华烈士家中,老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起和蔡金华烈士一起生活、并肩战斗的点点滴滴。蔡妈妈眼含泪水,欣慰不已。

9月28日,武汉市洪山区退役军人大学生“国防绿”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来到伏虎山烈士陵园,开展缅怀英雄先烈活动。

上午10时,在李汉俊烈士墓前,队员们列队鞠躬默哀。

“当国歌奏响时,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画面仿佛浮现在眼前。今日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永葆军人本色。”武汉纺织大学的退役士兵段金濛说。

多方奔走,帮烈士家属圆梦

“感谢你们送我去疗养,谢谢你们总是记得我们烈士家属。”

近日,参加了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短期疗养后,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烈属王娥珥高兴地说。

更让她高兴的是,丈夫的党员身份被认定了。

王娥珥的丈夫叫董国庆。1993年9月20日,连日暴雨后,湍急的河水裹着杂物涌入塔尔头泵站。

塔尔头泵站是东西湖区最主要的排涝通道,一旦被堵,城市难免内涝。为了使排涝顺利进行,时任径河农场先进大队民兵连长的董国庆带领7名民兵连夜执行疏捞拦污栅杂草任务。当晚11时,拦污栅突然倒塌,董国庆等4人牺牲。

此前,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走访烈士遗属时,王娥珥道出了一个心愿:丈夫董国庆生前是共产党员,他非常看重这一身份,但近30年来,其生平事迹中并没有相关记录,希望组织能认定丈夫的党员身份。

了解到烈属的心愿,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了寻访专班。专班首先找到了当年与董国庆一同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的民兵舒文胜,舒文胜记得当年执行任务的细节,但对董国庆的党员身份信息并不掌握。随后专班又来到东西湖区档案馆,在尘封的资料中找到了一份1993年东西湖区委、区政府的文件,文件中有“追授董国庆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民兵连长、优秀工会干部、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的内容,但对于董国庆何时入党并无记录。

寻访专班没有放弃。通过径河街道机要办公室,找到了董国庆的人事档案,其入党原始材料显示:董国庆于1991年6月25日成为预备党员,1992年6月24日转为正式党员。

如今,在东西湖区睡虎山烈士陵园内,董国庆烈士墓碑上镌刻的生平事迹中,“共产党员”几个字格外醒目。

把实实在在的关爱,送到烈属身边。

“叔叔,这个是红豆馅的,这个是蛋黄馅的,今天吃不完记得放冰箱冷藏,三天保质期,可要记住了哈。”

9月26日,在武汉市江夏区大桥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一边传授制作月饼的窍门,一边叮嘱着。在现场,烈属孙楚祥夫妇学得格外认真。

连日来,江夏经济开发区组织辖区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辖区7位烈士遗属家中,陪他们拉家常、做月饼、送关怀,让烈属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荆门市掇刀区,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优先安排12名烈属入住荆门康复医院。针对烈属年纪大、行动不便等实际困难,他们还提供“代办跑腿”服务,在问诊送药、买菜送水等方面进行帮办。他们与辖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等签订优抚协议,做到了26名烈属全覆盖,提供服务100人次。

四处寻访,只为让烈士“回家”

“爸,我来接您回家!”

近日,在枣阳市兴隆镇大西村刘广林烈士墓前,烈士的儿子刘九恩长跪不起,热泪盈眶。

此前,在枣阳、衡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烈士与亲属时隔74年后实现“团圆”。

据了解,在枣阳市兴隆镇大西村有一座刘广林烈士墓,一直由村集体统一管护。在今年的零散烈士墓迁移工作中,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开始为刘广林烈士寻亲。

工作人员在走访大西村村民时了解到,刘广林烈士为河北衡水人,1947年随解放军南下来到枣阳市工作。1948年4月,他在大西村与一股土匪遭遇,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经查阅,工作人员确认刘广林烈士籍贯为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经冀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核实,确认刘广林烈士为衡水市冀州区人,其子刘九恩就住在冀州。

随后,刘广林烈士的亲属来到枣阳。

“听母亲说,在我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参军了,解放战争时期随部队南下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1983年5月被追认为烈士。之前我们一直不知道他安葬在哪里,今天终于知道了父亲的安葬地,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刘九恩说。

接英烈“归队”,迎英雄“回家”。

“我将继承先辈红色精神,延续红色基因,退役后保持军人本色和作风,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9月15日,在孝感烈士陵园,刘章虎烈士的外孙刘玉龙这样说。

当天,孝感市为汪涛等13位烈士举行集中安葬仪式。奏唱国歌、向烈士默哀……烈士家属们手捧骨灰盒走向墓碑,与工作人员一同将烈士骨骸安葬。

刘玉龙于2021年参军,今年9月光荣退役,此番是专程从新疆赶来。在刘章虎烈士墓碑前,小伙子行上军礼。

据了解,这是孝感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的第二批烈士。此前,陵园通过与烈士亲属沟通,将原本安葬在后湖园区的烈士骨骸集中安葬到烈士陵园墓区,更好地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作用。

每一位烈士的名字,不只是墓碑上的文字,而是一缕缕不朽的忠魂。

让英雄“回家”,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我们一直在寻找叔叔的下落,这次终于了却了全家人的心愿。”

近日,在谷城县,站在叔叔陈炳良烈士的墓前,来自江西省定南县的谢春赟忍不住泪流满面。

陈炳良生前是一名军人,1969年8月8日在建设襄渝铁路中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散葬在谷城境内。

此前,在集中转迁陈炳良烈士墓时,谷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帮忙“寻亲”。最终,陈炳良烈士的亲属谢春赟千里迢迢赶到谷城,参加迁葬仪式。

为了褒扬英烈丰功伟绩,谷城县对全县17座烈士纪念设施全面整修,实现103座散葬烈士墓集中管护,应迁尽迁。他们建立烈士DNA数据库,开通线上线下烈士寻亲平台,组织开展“无名烈士找亲人、存疑烈士找身份”等活动,抚慰烈士英魂。

在荆门市沙洋县马良镇襄河村,来自沙洋平湖监狱马良农贸公司的志愿者俞进平、曾群来到甘和顺烈士墓碑前,用毛笔把墓碑上的五角星描红。

30多年前,俞进平同父亲一道上山祭祀奶奶,父亲指着远处山林一堆隆起的杂草说:“那里埋着一名烈士,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不知道家人在哪儿。”

随后,俞进平和同事曾群一起为烈士寻亲。

在襄河村,他们找到了甘和顺烈士的墓碑,上面写着:甘和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七十七团一营四连战士,系广东省中山县四区桂北乡牛头埔人,于一九五一年三月参军,在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午七时因公出发遇洪水牺牲。

二人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不久后,广东省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来信息,提供了甘和顺烈士的详细情况:甘和顺,1932年出生,1951年3月参军。1954年8月,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甘和顺奉命乘船外出筹集急需的生活物资,因风大浪急,行船途中被汹涌洪水掀翻,不幸牺牲,年仅22岁。

随后,荆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了对接,相关查证工作已展开。

红色传承,让英烈故事远播四方

传承精神,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

做好纪念馆清洁卫生、撰写花篮绶带标语、主持祭扫流程、讲解胡幼松革命事迹……

在位于仙桃市的胡幼松烈士纪念馆,这些熟悉的流程,74岁的唐敦新一干就是40多年。

胡幼松祖籍仙桃市陈场镇幼松村,是潜沔农运领导人。他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战争年代,胡幼松创立了第一个仙桃农村党小组,成立第一个仙桃农民协会,是中共潜江县委第一任书记……1970年,21岁的唐敦新做出一个决定:搜集整理胡幼松烈士的生平资料,让烈士精神传承弘扬。

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出行不易。唐敦新靠着双腿,常年奔走于武汉、潜江、监利、洪湖、江陵、石首等地,查找资料、寻访亲历者,调查、搜集湘鄂西革命史料。

“潜江就去了不下20次,每次都需要步行37公里。”唐敦新回忆,那段日子,他自带干粮,晚上睡两角钱一晚的旅馆大通铺,行程1000多公里,把胡幼松烈士的家庭状况、人生经历、牺牲过程等细节梳理得清清楚楚,还收集了胡幼松曾使用过的手枪、大刀等物件。

1978年5月23日,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唐敦新多了个身份——义务讲解员。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刺骨,唐敦新风雨无阻。从自行车到小电动,从青年到古稀,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如磐初心。他说:“能让英烈的故事传承下去,做什么都值得。”

40多年时间里,唐敦新接待参观者100余万人次,讲解烈士事迹1200余场,被邀请前往外地作红色报告150余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英烈精神。

作为革命老区的房县,是一片浸润光荣革命传统、浸染革命志士热血的红色土地。

1931年,贺龙、邓中夏、柳直荀、许光达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曾在这里战斗,并成立苏维埃县政府,以雷天明为代表的无数房县儿女积极参加革命并付出宝贵生命。

多年来,房县注重做好红色资源利用的“后半篇文章”,不断丰富旧址内涵。当地依托房县“退役军人之家”,打造了集教育、展示、互动、管理和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和“党员政治生活馆”,接待退役军人、中小学生和县内外机关党员干部8000余人次。

图片提供: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2023-10-0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5308.html 1 荆楚大地,缅怀英烈祭忠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