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7日

孝感高新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闲置地成“高产田” 上下楼变上下游

截至今年9月,协丰日商产业园共吸引30多家知名日商企业投资兴业 。(通讯员 肖子桂 摄)

9月18日,在湖北阿兴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员工将成品面包称重装袋。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摄)

9月19日,在孝感高新区激光产业园,日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装货发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乔卫华 李林 丁萍萍

阅读提要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城市各种资源配置的载体。

今年8月,孝感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实施意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孝感坚持从精细化治理中“找”地、从存量土地中“要”地、从新增建设项目中“节”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自然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孝感高新区,寻访节约集约用地的故事。

在孝感国家高新区,一场关于土地要素再配置的“空间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高新区是“小块头”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约53平方公里,不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水平的一半。

空间不足成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征地成本高、空间拓展难、项目落地难等矛盾凸显。

破解“一高两难”,高新区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坚持“亩产论英雄”,统筹存量与增量,探索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激活工业地产,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盘活低效闲置土地——

催生25家规上工业企业

在孝感高新区激光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运输车辆穿梭其中,车间里切割、焊接一派繁忙。以湖北领创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5家激光企业在此扎堆。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地块原为黄鹤楼科技园(孝感)产业基地,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后,7年未建成投产。

2020年5月,经政企协商一致,这片450余亩的土地被回收,并重新出让。孝感市高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孝感高创投)接手后,承接光谷激光产业转移,打造激光产业园。

目前,激光产业园建成11栋标准化厂房、4栋宿舍楼和2000余平方米食堂,引进11家先进制造企业,“沉睡”土地重新焕发活力。

土地是稀缺资源,对“小块头”的孝感高新区尤为珍贵。全区6.46万亩生产生活用地已利用58%,剩余2.7万亩,能直接利用的工业用地不足0.5万亩。

与土地供应紧张形成反差的是,还有不少出让的土地闲置。高新区东部核心区曾有上千亩闲置低效土地,特别是福达曲轴、汉光科技等100亩以上大宗闲置低效土地,为历年巡视、审计、督查的关注重点。

“上千亩的土地在‘晒太阳’,看着心疼。”孝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局长孙晓清介绍,采取行政、经济、司法等多种手段,高新区先后收回22宗3128亩闲置低效用地。

福达曲轴330余亩土地处置案入选自然资源部2022年全国闲置土地处置十大典型案例。这宗土地在回收前,一直未按合同约定开发建设,闲置七八年。反复协商及行政复议未果后进入司法程序,经历一审、二审、再审,历经4年高新区最终胜诉。目前,该地块已被孝感高创投摘牌,计划开发新的工业园区。

以存量换增量。近3年,孝感高新区新批工业用地1900余亩,新供工业用地3700余亩,其中1800余亩是闲置土地,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136.5亿元,催生出25家规上工业企业。

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亩均税收从12万元增至21万元

低效闲置土地因何而生?

“市场新陈代谢快,企业生命周期短,产业发展不平衡,低效管理问题突出。”孙晓清介绍,综合分析高新区规上企业进库与退库时间,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仅18年,而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一般是50年,企业倒闭后依然可以合法掌握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各种优惠政策和工业园区未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温州工业园就曾面临发展困境。园区建于2009年,占地256亩,因紧邻澴川北路,交通优势明显,曾红火一时。但早期缺乏规划管理,对项目把关不严,园区内35家企业,22家税收几乎为零,还有6家石材厂、水泥厂,污染严重。

2019年底,高新区成立“双清双促”办公室,将温州工业园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开展综合整治。联合执法部门关停6家“散乱污”企业,协调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转移到其他工业园,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拆除违建和道路改造,老园区换新面貌。

改造后,温州工业园全面实行项目准入制,优先招引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企业。目前,园区已引进8家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企业。

从根源上解决低效闲置土地,高新区探索构建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严格土地供给,推行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带方案出让等政策措施。去年10月,高新区为英众超算项目推出全市首宗“带方案出让”工业用地,将设计方案、投资效益、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一并纳入出让条件,压缩审批时间,对接供需关系,从供地源头抓起,避免新的闲置土地出现。

加强项目监管,建立健全开竣工、投达产、绩效评估等管理体系。今年2月,高新区首次公布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排行榜,对排名前五的企业颁发总计100万元的“亩产英雄奖”,将优惠政策与项目亩均税收强度直接挂钩,引导各类要素向优质经营主体聚集。

完善退出管理,开展“双清双促”专项行动,即清土地合同、清招商合同,促企业壮大、促形象提升。通过查处违法、处置低效、兑现合同、严格奖惩,一批“散乱污”企业和低效企业得到妥善处置。

3年来,孝感高新区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从12万元增至21万元。去年,省自然资源厅通报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孝感高新区土地开发率、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均居全省前四位。

工业地产拓展产业空间——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产业布局“下跳棋”,是孝感高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受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影响,在高新区落户的企业,沿路边、村边、田边无序布局,空间分割、土地零散问题突出。

以内涵式、紧凑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近年来,孝感高新区先后打造了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园区以及协丰、高创等特色园区,按照“一个园区、一个园长、一套支持政策、一个管理办法、一个落地流程、一套决策机制”的工作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业链聚集。

走进协丰日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科研楼、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企业可以“拎包入驻”,日料店、茶道馆、日元兑换网点等特色服务,让外企来得了、留得住。

自2010年以来,协丰日商产业园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矢崎、车灯行业全球排名第一的日本小糸、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日本提爱思等日资企业30余家,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去年,协丰(孝感)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协丰高科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已完工,引进6家光电子、装备制造类等高新技术企业,其中4家企业已投产。

高新区还积极推广“工业上楼”模式,深度激活工业地产,构建新型工业产业链。

在湖北阿兴食品有限公司,一栋四层楼高的标准厂房,在周边一两层的传统厂房里“鹤立鸡群”。

“一楼是仓库,二至四楼都是生产车间,日产10万个面包、蛋糕。”公司食品部部长王寿福介绍,从生产到包装一整套流水线近百米,若建单层厂房,至少需占地60亩,但建4层厂房,占地20亩,实际产生了80亩的生产空间。

华工高理第四次扩能项目,在原有厂区空地打造一座5层“垂直工厂”,一楼为高8米的智能仓库,二楼至五楼是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约1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今年7月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20亿元。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工作圈就是生活圈”,在孝感高新区,逐渐形成工业土地利用的新风尚。

--> 2023-09-27 孝感高新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4848.html 1 闲置地成“高产田” 上下楼变上下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