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6日

胜景宜人满目新 文旅融合竞芳菲

奋力推动新时代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

3月15日,2023“相约春天赏樱花”文化旅游活动在武汉东湖樱花园正式启动。

4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

京剧《母亲》剧照。

武汉花博汇景区大型行浸式烟花秀。

武汉欢乐谷景区文旅活动缤纷。

十堰武当山景区。

秋日里的荆楚大地,山川如画,江湖澄澈,目之所及皆美景,所到之处皆舒怀。

近两年,湖北攻艰克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断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打造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文旅盛会

让湖北闪耀全国

2023年4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成功举办。本届文旅博览会秉持“全球视野、国家站位、行业盛典、企业峰会”的办展理念,以“音乐”为主线会天下朋友,集中展示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吸引全国29个省(区、市)、香港地区、全球15个国家文旅主管部门及国际旅游机构参展,参展单位超2000家。其中包含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支付宝、中青旅、美团等22家头部文旅企业。17.9万人次入馆观展,352万人次现场参加各项活动。

文旅博览会期间,首旅集团与湖北文旅集团在武汉达成战略合作,将聚焦湖北省域中高端酒店的开发和运营,五年内至少开拓签约100个酒店项目。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就苏东坡主题音乐剧签订创制合作协议,深入挖掘和阐述东坡文化IP。举办艺术品拍卖会,共800余件藏品亮相展出,现场共成交259件拍品,成交率81.5%,成交额约2435万元。举办房车露营展览展销,间接销售近3000万元。组织“出游正当时”线上带货活动,超过100余家企业组织货品参加,累计超过500位抖音企业与达人账号,通过直播与短视频的方式合力带货。

除了文旅博览会,2023年上半年,湖北还成功承办了全国性的节会活动10多个。承办全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总决赛、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中部地区示范巡演启动仪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全国非遗曲艺周等,充分展示了湖北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大格局中的形象地位。同时,自主举办了第八届楚剧艺术节、第四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第十一届黄梅戏艺术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聚集了人气,促进了消费,满足了百姓的需求,更让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湖北。

多措并举

文旅产业加速振兴

受疫情影响,文旅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带着感情、扑下身子,上门倾听企业心声,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最迫切的资金问题,用心用情让企业活下来。省委、省政府统筹7.63亿元财政资金,其中4.1亿元用于贷款贴息、3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5300万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延期、展期、降息等定向帮扶措施,全年为企业办理续贷293.71亿元、延期还本付息62.35亿元。仅“再担文旅贷”一项措施,就帮助1648家小微企业获得担保贷款8.59亿元。

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为契机,全力为文旅企业送市场、增信心。累计争取省财政安排近10亿元帮扶资金,其中4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2亿元用于支持新开国际航线,1.53亿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开拓省外客源市场,近2亿元用于宣传促销,文旅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好转。

一手抓政策纾困解难,一手抓活动恢复振兴。三年来,全省A级旅游景区增加196家,较2019年增长52.4%。今年上半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14亿人次,其中91家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成功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5个、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个、4C级营地2个。恩施、神农架等地避暑度假、康养休闲旅游增长迅猛。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推出了“夜上黄鹤楼”“木兰不夜城”等一批新项目,涌现了襄阳唐城、宣恩仙山贡水等夜游网红景区,一大批新项目建成运营,科技赋能的襄阳华侨城奇幻谷旅游区,开业一年即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

9月22日,在襄阳举行的长江文化产业带投融资促进活动上,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重磅发布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湖北文旅金融“三全工程”,“十四五”期间将注入1000亿金融“活水”,以“全覆盖、全产品、全链条”的方式支持全省各类文旅主体和项目的发展。

在全省上下积极努力下,今年全省旅游恢复振兴。综合“一部手机游湖北”产业监管决策平台测算分析,1—8月,全省接待游客4.94亿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10%;综合来看,我省旅游业已走出疫情影响,旅游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旅游市场呈现出企稳复苏、修复回暖、持续走强的良好态势,为全年旅游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业态驱动

文旅发展后劲勃发

今年2月10日,四海宾朋齐聚湖北武汉,共同参加湖北文旅重点项目招商签约大会,当天62个文旅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达1125亿元。

当日,华强方特孝感项目、武汉印象绿林旅游区项目、咸宁赤壁羊楼洞国潮优品文创园等重点文旅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总投资150亿元、签约金额105.35亿元的宜昌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一期项目备受关注,包含两岛一湾区文旅项目综合开发、宜昌屈原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此次签约项目,“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文旅跨业态版图不断扩大,农旅融合、体旅融合、茶旅融合、工业与文旅融合项目共计10余项。全省346个续建项目在2022年初全部复工,今年主动谋划拟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2个,总投资1729.5亿元。

去年以来,全国首个宇宙探索主题乐园襄阳奇幻谷、荆门园博园、黄石东昌阁、仙桃荆楚云天海世界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建成开放,十堰方特主题乐园、宜昌宋城·三峡千古情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建设,彰显了投资市场对湖北文旅产业发展的信心。

品牌建设方面,湖北精准发力,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4个,新增4C级以上自驾车旅居车营地3家,新获评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1个。今年以来,湖北先后前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北京、西安、成都多地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9月20日在成都举办的推介会亮点纷呈,向四川人民展示了大美湖北。

实施“两个一百”人才工程,3年一个周期,重点支持100名舞台艺术人才和100名美术人才,激励广大人才创作艺术精品。开展中青年人才结对培养工作,发挥老一代剧作家传帮带作用,开展名家传戏活动。举办戏曲编创、艺术表演、非遗传承和文博系列专业人才培训班,资助全省14个剧种20多个戏曲院团招收培养学员900余名。实施人才轮训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公益培训,线上线下结合,年均综合培训各类产业基础人才和导游骨干25000余人次,为全省文旅事业发展积蓄人才。

文化繁荣

传承惠民硕果累累

近年来,湖北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一批文艺精品在全国叫响。京剧《母亲》主演刘薇(刘子微)获第17届文华表演奖;歌剧《天使日记》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表演唱《阳台的花儿开了》、湖北小曲《鹤归来》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杂技《扬帆追梦·浪船》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推出新编历史话剧《屈原》、京剧《马超》等一批重点剧目,省京剧院演员唐恺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系列艺术节会活动轮番上演。湖北成功承办长江民歌汇“山水知音 相会湖北”音乐会、全国音乐大擂台等系列重大节会赛事活动,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好评如潮。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陆续展开,第八届楚剧艺术节、第四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第十一届黄梅戏艺术节等系列节会活动为全省人民奉献文化盛宴,不断满足全省人民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

9月23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建馆70周年暨“长江文明特展”开幕式和“文明交流互鉴视野下的博物馆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等多项重要活动,并发布《湖北省博物馆三年发展计划(2023—2025年)》,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湖北文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第三枚郧县人头骨化石”重大发现位列2022年国际十大考古新闻榜首。孝感云梦郑家湖墓地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增荆门屈家岭、潜江龙湾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省数量达4处,居全国第三。2022年,创新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获国家文物局书面表扬。

另外,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性推进。荆楚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盘龙城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楚纪南故城 (含龙湾遗址)、擂鼓墩古墓群等6处被列入“十四五”大遗址项目库名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6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在我省召开,国家文物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湖北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我省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为主体的荆楚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已初步形成,大遗址活化利用经验受到国家文物局推介。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大力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拿出2600万元对相关项目进行“以奖代补”。推动全省100个基层示范文化广场提档升级,新建、改建县级文化场馆15个,支持建设10个“乡村文旅驿站”和150个新型文旅公共空间。对6082支社会文艺团队开展“点单式”培训,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全省年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超过3万场次,惠及群众超过2000万人次,线上服务群众超过1亿人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演出超8000场次、服务观众超7450万人次,切实丰富了全省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全省“3+N+100”系列“村晚”活动,包括3场特色“村晚”参加全国示范展演,鼓励各地策划N场具有代表性的“村晚”活动,开展100场以上县级“村晚”活动,目前已组织举办“村晚”超300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超1100余万人次。

非遗系统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加强。2022年,非遗名录再添世界级项目,我省恩施玉露茶、宜昌长盛川青砖茶、咸宁赤壁赵李桥砖茶三个项目参与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落户荆州。成功承办2023年全国非遗曲艺周,144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9个保护单位千余演职人员登台演出,共开展曲艺惠民演出120余场,现场观看人次达到2.6万,有力促进了曲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联合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湖北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措施》;评定“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优秀案例20个,认定非遗工坊73家、带动就业超3.4万人。

--> 2023-09-26 胜景宜人满目新 文旅融合竞芳菲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4652.html 1 奋力推动新时代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