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6日

多让年轻人 挑科技创新大梁

□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涉及青年科技人才关心的主要问题,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目前,不少青年人才面临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细读《若干措施》,一些实打实的表述让人眼前一亮。比如鼓励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再比如稳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将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以上;又比如,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申报年龄可放宽到40岁,不设职称、学历限制,探索实行滚动支持机制,经费使用可实行包干制等等。大力培养与使用青年人才,就是要全力为其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助其砍掉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全神贯注投入到科研攻关中。

当前,科技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迫切需要更多勇闯“无人区”的原创成果出炉。原创,有时来自于充满创意的灵光一现,来自打破路径依赖的思维创新,这中间,青年的作用非同小可。研究发现,科技创造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峰值约在37岁。近年来,诸多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背后,都有青年人的身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相关政策,提升科研单位人才自主评价能力,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既是在为青年人搭建舞台,鼓励放手去干,也是在为新一代科研工作者打开更多容错试错空间,鼓励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担当作为、求实创新,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突破可能是一瞬间的事,但前期是漫长的,可能会失败,可能没进展,可能与预期不符,这背后需要科研人强大的定力,更需要良好的科研生态为其加油打气。识才爱才、用才容才,才会让更多科研创新的好苗子冒出来。

--> 2023-09-26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4588.html 1 多让年轻人 挑科技创新大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