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林业经济花样新 绿色引擎动能足

森林康养成为新业态。

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

苗木花卉成为“美丽经济”。 (本版图片均由省林业局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董家圣 姚向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782.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11%,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林业局创新“森林+”经济林、林下经济、旅游康养、苗木花卉等业态,大力发展绿色富民林业产业。

“林业产业是规模巨大的绿色经济体,发展地域广、产业链条长、受益群体大,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据省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林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2022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998.34亿元。

传统林业鼓起钱袋子

9月15日,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伏山村核桃基地充满欢声笑语。

“树上刚摘下来的‘青疙瘩’核桃,一块钱一斤。”村民赵丰有说,他种了五六亩核桃,鲜果产量1万斤左右,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青疙瘩”成为致富果。郧阳区林业局介绍,全区10多万亩核桃以“清香核桃”为主导品种,“郧阳核桃”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核桃鼓起农民的荷包,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荆楚大地漫山遍野的经济林硕果累累,呈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迷人景象。

村村建栗园,户户有板栗,中国板栗之乡罗田县建有板栗基地60万亩,板栗年产量达6万吨。一颗颗小板栗被开发成罐头、速冻、保鲜、休闲食品、预制菜五大系列3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幕阜山北麓咸宁,几十万亩油茶即将进入采摘季。近年来,我省实施油茶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油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省油茶种植面积454.58万亩,茶油产量5.7万吨。

油茶、油橄榄、核桃、板栗、柿子……绿水青山间,一片片经济林孕育丰收的希望。数据显示,全省特色经济林面积达4056万亩,2022年产量达1067.96万吨。

除了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在荆楚大地也百花齐放。

在大冶市灵乡镇陈家山,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茁壮生长。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林地资源种植铁皮石斛,年产值4000多万元。

林药、林菌、林果、林禽……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绿色、有机、环保、安全的林下产品正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强大的市场需求为林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全省林下经济面积达2800多万亩,2022年产值561亿元。

除了传统种植业外,以木材加工、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加速发展,涌现出了康欣新材料、万华生态板业、巨宁竹业、宝源木业、燕加隆板材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木竹加工企业。全省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加速迈向千亿元规模。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省林业局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努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湖北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林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动听的山歌唱起来,欢快的土家摆手舞跳起来……位于齐岳山脚下的利川市九渡溪民宿旅游度假村里,一群山外来客沉浸在原生态森林的乐趣中。利川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森林康养风生水起,佛宝山、甘溪山、齐岳山、星斗山四大森林康养基地人气爆棚。

森林康养,这一林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荆楚大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奔向森林康养基地,体验森林浴、森林健身、森林养疗带来的愉悦。”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维说,森林康养正逐渐发展成为朝阳产业,带动林农增收。

2020年,省委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健康养生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大力发展中医养生、太极养生、温泉养身、森林氧疗等大健康养生产品,加快建设一批健康小镇、康养综合体、中医药养生示范区。”

近年来,我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立足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及优良生态环境,科学规划,拓展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发展森林休闲康养产业,让群众享有更多绿色生态福祉。

在政策的驱动下,我省森林康养蓄势待发,赏花经济、湿地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大批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并被国家批准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单位达178个,位居全国前三。全省从事森林康养及相关旅游、休闲服务的企业及经济组织达500余家,2022年以森林旅游康养为代表的林业第三产业产值1578亿元。

“森林是碳库”。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植树造林“钱”景广阔。

竹林的“呼吸”,每年为通山县燕厦乡金坑村农民李如寅带来5万元的收入。位于燕厦乡的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总面积1.05万亩,是全国首个可进入国内碳市场交易的竹子造林碳汇项目。

碳汇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省林业局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成功开发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CER)林业碳汇项目8个,其中碳汇造林项目6个、竹子造林项目1个、竹林经营项目1个,共计94.36万亩,预计年均减排量76.8万吨。

森林蕴藏着巨大的财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林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生态产品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店小二”服务林业经济

5月9日,省林业局联合黄冈市人民政府在罗田县举办湖北省首届林特产品网络公益直播活动,32家林业龙头企业携40款林业特色产品亮相现场,来自全国的6位“三农”头部带货主播为我省林特产品吆喝。

近年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农民丰收节和全国性展会,举办网络直播等活动,不断提高湖北林特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在去年举行的第15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省林业局组织30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参展,展示森林食品、木本油料、茶产品、竹产品等4类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经济产品,其中18家企业的22个产品获得金奖13个、优质奖9个。

日前,省林业局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林业产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打造黄鹤楼茶油公用品牌,以县市为单元创建油茶、箬竹、板栗、楠竹、核桃、生漆、中药材等7个以上林业特色产品品牌。目前,全省林产品取得地理标志57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达48家,获得湖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达206个,涌现出罗田板栗、麻城油茶、咸宁竹业、保康核桃等一批特色品牌。

省林业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搭建绿色产品交易平台、银企对接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为涉林企业提供产品推介、金融、科技等多维服务,实现产业富民、生态惠民。

2020年12月18日,我省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创建工作,14个试点县分类开展产业培育、模式探索、机制创新,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构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林业发展新格局。襄阳等地大胆创新,成立林业投资平台,广泛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大力开展储备林等项目建设,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

变优质生态资源为资本,我省集体林权改革不断释放红利。全省集体林地流转面积达2100多万亩,流转金额近70亿元;林权抵押面积达300万亩,累计贷款76.88亿元,受益林农近90万人。

当好“店小二”,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 2023-09-2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4129.html 1 林业经济花样新 绿色引擎动能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