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方懿 实习生 刘逸鹏
8月11日,东西湖区农投集团下属维农种苗生产基地的植物工厂,3800平方米的恒温智能化叶菜棚区室里整齐地排列着92张苗床。每张苗床上都铺着一层食品级泡沫板,板上紧密排列着直径约2厘米的小圆孔,一棵棵翠绿的生菜就生长其中。板下不见土壤,取而代之的是循环流动的特制营养液,为植物提供营养。
园区负责人周小兵介绍,植物工厂就是通过模拟蔬菜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进行种植,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在这里,人工光源代替了阳光,苗床代替了地基,营养液代替了土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轻轻点击屏幕,就可以轻松实现施肥、灌溉和各项指标调节,时刻保障蔬菜生长处于最佳环境。
植物工厂的效益十分惊人:以紫橡叶生菜为例,移植苗床后仅需16天就可以长成,单棵能够卖到5块钱,一个棚区产值就达180万到200万。而总占地120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可种植70种蔬菜,1年内可生长22茬,全年可供应叶子菜70吨、黄瓜65吨、番茄55吨。
东西湖区农投集团下属的武汉海之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湖北省首个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数字渔场”。整个“渔场”占地1.68万平方米,分为6个养殖区,共有28座育苗池和308座常规虾池。每个虾池都有一米来深,面积约30平方米,好似“单元房”。每个虾池都与海水循环系统相连,不断对海水进行过滤。
“过去在内地都是使用工业盐配制的咸水进行养殖,用真正的海水养殖,这还是第一次。”南美白对虾基地生产经理龚启军介绍,基地特意从山东潍坊采购足量海盐卤水,运到武汉进行稀释后使用,为虾提供盐度合适、海洋微生物丰富的生长环境。
“虾池装有智能监测系统,酸碱度、氨氮、溶氧、温度、盐度等数据一目了然,一名养殖员就可以打理64个虾池。”基地生产助理陈治国介绍,“一个养虾池32平方米,至少能产450斤对虾,养殖密度相当于传统池塘养殖的10倍。”
按照计划,基地将于今年10月开始循环出产、接力上市,预计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