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通讯员 李江湖 徐大发
古树参天,流水潺潺,古桥边,1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错落有致。夏末秋初,穿过九宫山北麓的一片片绿野,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
5个月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文,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江源村名列其中。
而在十年前,现代与古朴在这里交锋,保守与开放在此碰撞,民心不齐、村庄环境破败不堪,那时的江源村,是通山县有名的“穷乡僻壤”。
时不我待
一个人的老屋保卫战
“20年前我们一家就住这儿。”江源村乡贤王定钊指着老屋说。
“咯吱,咯吱——”推开木质结构的砖红色大门,阳光洒进老屋内堂。8月末,盛夏的暑气还未消退。
这座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老房子,是王定钊年少时的家,当地村民称王氏老屋,原名“迪德堂”,由当地著名乡绅王迪光、进士王迪吉主持兴建。砖木混合结构,依山而建,坐南朝北,房子一进四重,有16个天井。
1300多平方米的王氏老屋里,曾住着16户人家。曾是一代代孩童串门、玩耍的天堂,大人们煮饭、晾晒、谈天说地的乐土。伫立屋旁,可以想见当年青砖黛瓦间升腾的阵阵烟火气,可以听到转角阁楼里的琅琅读书声。
“2005年,在王氏老屋里办完婚礼,我们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王定钊回忆,全家一起搬走时,王氏老屋内仅有2户人家居住。
他后来定居于江西省南昌市,但他的心与老屋的牵系从未中断。一到刮风下雨,王定钊总觉得老屋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走南闯北的王定钊见过不少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古村落,对比起来,江源村的老屋毫不逊色,他一直不甘心任由老屋破败、废弃。但房子不属于个人,一时也没有这个实力去保护。更让他痛心的是,有不少村民甚至希望房子“倒了算了”,正好盖新楼。就这样,村子里的老屋垮的垮、废的废,拆的拆, 一片破败景象。王定钊一边花大量时间对他们进行劝阻,甚至将自家新建的房屋拿去置换一栋将要被户主拆掉的清代二进古宅,一边思考着更好的保护方式。
“时不我待,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为此,王定钊收集了《王氏族谱》、新老《通山县志》、《阳新县志》等近百本相关书籍,查到了王氏老屋及江源村相关的历史记载。如在1991年出版的《阳新人民革命史》一书中写道:1937年阳新县城沦陷,县政府被迫迁到江源村,这条记载印证了王氏老屋曾是阳新县政府的传说。王定钊决定借助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平台,将江源古民居的影响力扩大。
从2005年开始,他以“江源子、王江源”等笔名在网络上发帖,宣传江源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独特魅力。
“每天盯着帖子,有评论立马回复。”在王定钊的努力下,先后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江源村调查研究。北京、上海、南京、内蒙古等地的背包客也纷纷前来,或欣赏参观、或写字画画、或著书立说……江源古民居的知名度逐渐打开。
2014年6月22日,湖北省政府官网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江源村王氏老屋”在列。
并肩而行
一群人的梦想与牵挂
王氏老屋被列为省保单位,但村里其他的老屋依然处于“放养”状态。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必须调动更多村民加入古民居保护的行列。
江源村的古民居保护事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转折点。2015年7月15日,时任省文物局局长的黎朝斌带领古建筑专家赴江源村考察调研,现场确认老宗屋为明代建筑,要求将江源古民居纳入全县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将村内老宗屋、义筹老屋、王氏老屋打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人在外地,但是家乡群里总是能看到王定钊发的古民居保护动态消息。”王能志是现任的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会长。自2002年外出打工后,有十年未曾归乡。从2014年年底开始,王定钊极力劝说王能志一起参与创建古民居保护理事会。
“我一天打几十个电话,经常打得手机都发烫。”王定钊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心底都是热爱家乡的,相较于年长一些的村民,年轻人有见识、更果敢。于是,在王定钊的号召下,一大批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创业的年轻人回到了江源,参与理事会筹备事宜。
2015年8月30日,江源村义筹老屋里里外外站了100多号人。这一天,经县文物管理局批复,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正式挂牌成立。理事会采取商会运作模式,下设三个小组:古民居管理和修缮小组、环境保护和卫生治理小组、文化挖掘和宣传小组。
王定钊带头捐款1万元,当天共收到捐资10余万元,筹集到的资金启动了古民居的防雨抢修、村庄生态环境保护、卫生治理等各项工作。不到一个月,自愿加入理事会的村民有近百人。
“成立理事会之后,再也没有村民拆老屋了。”王能志说,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将自家老宅清空交由理事会统一管理,将散落在外和自家珍藏的古匾、石磨、旧鼓、老家具、老陶罐等古董文物交给理事会统一保存。
理事会还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团队为江源古民居保护、村庄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编制《江源村古民居保护规划》《江源村保护发展规划意见》等一批具有学术成果的方案,研究岀江源古民居保护模式。
2016年1月27日、2月1日,湖北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相继在官方网站发布《以江源村为试点,探索湖北古民居保护新模式》一稿。同日,湖北省文物局授予江源村为“全省古民居、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区”。
老屋留住了,村民的心也逐渐齐了。
由理事会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连续三年带头下河捡垃圾,恢复河道清洁,帮助村民们改变卫生观念和习惯。江源河边种起了一排排景观树,两三户配备了一只垃圾桶,垃圾由专人回收统一填埋,村里出台了禁渔令,派专人巡视,实行了生态保护,环境整治。
河里的水越来越清,小鱼游了回来,热闹美丽的江源村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十年攻坚,江源美景重现。
宜居宜业
一座古村的回归和新生
“在湖北咸宁通山县江源村,村民自发舞起240多米长的板凳龙灯。从空中俯瞰,宛若一条火龙在地面蜿蜒。”
这是2023年1月26日,在CCTV-13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段视频旁白。这条由江源村民舞起的板凳龙灯,在兔年春节,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顶流”。
“热闹得很!”王能志说,有板凳龙的新年,“有意思多了”。
“能舞好板凳龙的村庄,一定是兴旺的、团结的。”王定钊介绍,板凳龙活动由理事会发起、组织,经费全部自筹,龙头龙尾为公产,由村民自愿捐资购置。龙身为私产,村民需要出资认购。板凳龙身由若干节板灯串联而成,板灯与板灯之间用一根木棍串联,每一根木棍要一人撑举。王定钊说,只有乡亲们的心在一起,才能舞好这条龙。
通山县委县政府对江源村板凳龙活动高度认可,决定以此作为地方特色民俗重点打造,并给予江源村50万元重奖,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及精神文明建设。
这些年,属于江源村的“高光时刻”还有很多:
2018年1月8日,省住建厅、省文物局联合公布江源村为第一批“湖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2019年1月8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老宗屋、义筹老屋名列其中,并和王氏老屋合并成为“江源村古民居”;
2021年4月6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将江源村的五乡苏维埃旧址(南岭口成氏宗祠)列入“第一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
2023年3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文,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江源村名列其中,并获得800余万元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建设经费。
同年3月31日,历时五年,由村民们自发捐资助力、参与编撰的《江源村志》出版面世。
……
如今,每逢节假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一位村民都是江源的“说书人”。那些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村民们生动的演绎里焕发着全新的光彩,“文化自信”让他们的嘴角始终保持着上扬的弧度。
“古民居”打开的知名度为江源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初具规模的江源水蜜桃、江源黑山猪、江源黄精等生态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通山县洪港镇党委书记谭禛表示,未来十年,随着洪九(洪港镇到九宫山)旅游公路的贯通,这座隐藏在鄂南边境的古村将迈向更宽阔的发展之路。到那时,江源村内所有的古民居将被全面修复,村里的非遗、书院、村史展馆建设完成,江源村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