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422名产业专才建功黄石

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夏启文

9月8日,黄石市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选派的120名专家人才,奔赴企业,开始为期一年的助企服务。

这些被任命为企业“科技副总”“金融副总”“人力资源副总”“法务副总”“技术顾问”的专才,帮助企业解决一批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难题,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产才融合发展。

至此,从2019年开始的黄石重点人才项目“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已连续开展5批,累计选派专家422名,服务企业276家,累计解决技术难题800余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2个,技术咨询5000余次,为企业引进专业人才1000余人,培训技术骨干7000余人次。

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黄石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迅猛,优质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均衡,高端人才较为稀缺。该市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实施“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

“利用武汉等人才资源丰富的溢出效应,破解人才引进难、留人难的问题。”黄石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引进专家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按照企业不同需求,设置企业科技副总、金融副总、人力资源副总、法务副总、技术顾问、科技特派员等6个服务产业专才项目,组织市经信、地方金融、人社等部门参与项目协调。每批服务期1年,按照“一企一策”“一人一策”原则,灵活设置各项目服务时间和方式。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按20%比例考核产生优秀等次专家,评选“服务产业专才”创新创效好项目,分别给予2000元、1万元的奖励。

“之前湖北理工学院的程斌斌博士来企业不到1年,已联合提交5篇发明专利。”湖北扬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学攀说,作为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等荣誉。

把论文写在工厂车间

潘敏是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去年作为科技特派员,赴任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每周入驻企业1天,每月与企业共同参与诊断活动3次,每月服务时长不少于7天。”潘敏说,一年时间,与企业研发人员一起开发两个重要项目:一个是智能响应式网页技术;一个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工业生产数据管理可视化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一年,潘敏还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进步奖,促成了联合申报揭榜领题项目。湖北航天电缆总经理助理徐星说,航天电缆为我国首次飞船交会对接作出了贡献,神舟飞船、北斗卫星的“血管”电缆,都是“黄石造”,技术要求高,科技创新任务重,科技特派员派上了大用场。

同样,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特聘教授张俊杰博士,任湖北星锐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目前国内铝型材建材行业市场萎缩,我们组建研究院,开始转型高端工业铝型材。”星锐科技副总经理王再国说,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拓宽了企业和专家人才的联系渠道,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打造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队伍

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服务期有限,如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2年,来自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岳显昌副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黄石创新电子信息研究院工作。“我们调研了黄石60多家企业、院校和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服务20余次。”岳显昌说,还引进6个创新研发团队,一批高科技人才柔性引进黄石,成功孵化企业5家;与5家国企和上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湖北师范大学等3所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打造产教融合体。

今年,岳显昌与黄石再续前缘,选派到文曲天枢公司做科技副总,“当务之急是评估企业人才现状,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引才入企。”岳显昌说,梳理企业技术需求,引入武汉大学科研和技术资源,帮助企业总结整理企业技术成果,协助申请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

“通过帮助派驻企业培训技术人才、申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金融扶持,协助筹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选派人才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入,联合培育一批本土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黄石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不断向产业一线集聚,为企业培育一支“永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助力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

--> 2023-09-14 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2852.html 1 422名产业专才建功黄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