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3日

严管是为了激活一池春水

□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阅读提要

分清党员干部行为是为公还是谋私、是过失还是故意、是担当还是懈怠、是敢为还是乱为,把脉问诊、精准施策,才能在最大限度防止党员干部出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前不久,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行集体学习,强调要聚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刊文,打消干事者“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

在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对严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一些地方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简单化、泛化等现象。因为对严管的原则、路径、目的等把握不深、不准,产生的一些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利于事业发展。“严管而不管死、厚爱而不溺爱”,在纠正认识误区、把握行为边界、推动担当作为等方面,这样的强调和阐述很有必要。

深入看,严管背后其实有“两重天地”。一个是依纪依法划定的禁入之地,一个是鼓励担当作为的奋斗之地。前者,对应的是“严”字当头这一管党治党最鲜明的特点,明确的导向就是红线意识,释放的信号就是有的领域,党员干部不能进入,有的事情,党员干部不能干。后者,对应的是在守好底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以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涵养风清气正的生态,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

少数党员干部之所以对严管有错误认识,少数地方之所以在落实中产生一些主客观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认识不清醒、不到位。体现在“两重天地”上,就是只看到禁入之地,看不到奋斗之地;只看到禁入之地的约束性,看不到奋斗之地的激励性。由此导致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就是:“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

严管是要激活一池春水,而非变成一潭死水。中央明确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环环相扣、依次设防,尤其强调在“前线”严防死守,正是基于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洞悉和把握。看待严管、落实严管,既要看到禁入之地的带电状态,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更要看到奋斗之地的作为空间。党员干部在远离禁入之地的同时,要大胆走进广阔无垠的奋斗之地,轻装上阵、谋事干事。

让作风一新的严管,之所以赢得认同,就是因为善于运用规矩的尺子去精准衡量处理问题,以经得起效果的检验,释放出了强劲正能量。与此同时,严管要与厚爱结合,严管本身也是厚爱。要把刚性明确地标识在禁入之地,把热情清晰地标识在奋斗之地,分清党员干部行为是为公还是谋私、是过失还是故意、是担当还是懈怠、是敢为还是乱为,把脉问诊、精准施策,才能在最大限度防止党员干部出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

--> 2023-09-1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3783.html 1 严管是为了激活一池春水 /enpproperty-->